近皇城的那几条街道周围的民居,应该是永安城内有一定地位的人居住的,房子看起来也比外围的民居考究得多,占地面积也更大一些。
以高大的皇城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
永安城的人口大约在十几万左右,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不错的情况了。
此时也并未出现电视中那种宵禁的情况,陈超猜测,应该是还没出现这条规定。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还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或者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商品种类众多。
除了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陈超还看见了农民剩余的粮食,又或者示篾匠所做的竹木器等物都在售卖的行列。
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
虽然已经入夜了,但一些主街道上还是能看见不少店铺亮着灯,街上也还说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
店铺门口都有挂着招牌一类的东西,上边的文字更偏向于象形文字一类,甚至是图画。
由此可见,大兴已经演化出了自己的文字,但也不排除是南兴分裂出来后,才演化出来和普及开来的。
陈超只能连蒙带猜,再看看店铺里售卖的什么东西,才能明白,店铺上挂着的招牌到底是什么。
毕竟喊他看象形文字,猜一部分可以,全部看懂,着实有点为难他了。
店铺中主要有卖吃的、用的、穿的等物,亦有售卖竹简以及笔墨纸砚的店铺,街上虽然算不上人流如织,但也不少了。
陈超仔细朝着街道上行走的人身上看去,衣料依然以麻布居多,不过编织技术会比天元部落这边好一点,起码孔没有那么大......
除了最普及的麻布衣服以外,陈超还在一小部分的人身上看到了丝绸,铜饰,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等较为考究的服饰与精美的配饰。
街上店铺兜售的食物也比较乏善可陈,不是烧烤就是来个一锅炖,要么就是……生生生…不过切得比较细就是了。
在主食上,有饼有面也有米饭,不过米饭占大头。
看来这块地方,至少不缺小麦和稻谷。
街上除了人来人往之外,不时还能看见较为精致的双轮马车和牛车以及拉货的驴车在其中穿梭。
单独骑马的......
反正陈超看了这一小会,暂时是没看见。
不过此时此刻,某系统大佬根本不在乎这些自己已经有了的,或者是目前还不太需要的东西。
他在乎的,只有种子店.........
他找来大半天,也没找到他记忆中的那种售卖种子和肥料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