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腾正色道:“贫道有一门独门秘术,难以单独修习,需要仙子相助。”
绛妃听了,先是一惊,复又一喜,后又一羞。
她在这一惊一喜一羞之间,神色不断变幻,堂堂花神竟然露出了小女儿姿态。
“若是恩公不嫌弃,妾身甘愿为恩公操持家务,做个与凡间女子一般无二的妇人。”
“仙子,此话何意?”
周腾摸不着头脑:“贫道自有贴身婢女,她们大可以去做这些事情,哪里需要劳烦仙子?”
绛妃娇声道:“婢女哪有妾身伺候的到位呢?恩公放心,妾身绝对心甘情愿。”
“真的不需要。”
周腾连忙摇头:“贫道其实是缺少一尊护法,仙子不是说要报答贫道吗?将绛珠仙境分一半给贫道,是请贫道出手对付封家的报酬,这救命之恩就需要仙子另外报答了。”
他可不是什么道德标兵,有仇必报,有恩必偿,这是他为人的准则。
何况是绛妃自己说的要报恩,他就更不可能拒绝了。
相传,古时候鲁国有一项法度,就是如果发现了被卖到别国的鲁国人,就一定要出钱将鲁国人赎回来,然后朝廷查明之后就会对赎回本国之人颁发奖励。
当时孔子有个徒弟,他为了显得自己品德比别人高尚,救了人之后不去领赏。
孔子知到了之后就非常生气。
徒弟还很摸不着头脑,颇为不服。
孔子就说:你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去领赏,以后再遇到被卖到别国的人,鲁人就没人会去救了。
因为如果他们救了人不领赏,损失就要由自己承担。
如果领了赏,因为有你的例子在前,别人就会觉得他们品德不高。
你如此行为,看着是做了好事,实际上却是犯下了更大的坏事!
周腾本身非常认可这种思想。
在他看来,做了好事,就必须要得到回报。
如果做了好事不能得到回报,自然就会导致愿意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他前世就最烦某些“圣表”,不管干个什么都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之上,永远都不知道从实际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他本身很崇敬“圣母”,却很讨厌“圣表”。
因为,圣母是“这有个人受伤,我要去帮他”。
圣表则是“这有个人受伤,你们为什么不去帮他”。
周腾既然救了冰玥,而冰玥也很知恩图报,当然要当仁不让的接受报达。
“恩公言之有理,恩公对妾身有再造之恩,妾身愿意从此成为恩公的护法,直到恩公不再需要妾身为止。”
绛妃发现自己误会了周腾的意思,难免心生尴尬。
这般急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