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朝廷对燕王的态度(4000)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朱棣,但听说朝廷已经调集所有兵马北上时,他们也明白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思。

但嘴上却下令不要伤到燕王。

对于朱棣这种人,在战场上除非他死了,否则绝不可能活着投降敌军。

所以,这一场绝不能和解。

夜里,朱高炽被成渊带着去了王府后的别苑,虽然已经是五月的天气,夜里依然很凉。

两人站在别苑门口,占地几十亩的别苑冷清清的,成渊指着远处的道:“今夜我请北平城的工匠和将士来,在这里开始搭建暖棚。”

朱高炽疑惑道:“何为暖棚?”

“便是温室。”成渊这样解释,朱高炽立刻就懂了。

火室也叫温室,这玩意汉朝就有了,元朝后经过改良,已经演变成另一种。

土墙纸窗结构的温室,在建设方法是以黄土筑墙建屋,在南面墙上安装倾斜的纸窗以透进日光,增加室温。

室内分三部分。

温室靠纸窗的前面部分用于栽培植物;中间部分是人工加温的设备,包括火炉、火炕、烟囱等。

后面的部分便用纸窗隔开,可以作气温的缓冲地带。是日光温室和火室的结合体。

对于玻璃和塑料这种材料,如今并没有,这些到了今后再研究也不迟。

现在最重要的为靖难的成功好好的做准备。

清代以后,随着玻璃、塑料薄膜等透光耐磨新材料的出现,使用玻璃、薄膜建造的温室出现。

造玻璃和塑料,需要的材料和燃料都没有,只有到今后朱棣登基了,他才有机会做这些。

成渊记得,现代北平城往西大概位置有煤田。是中国古、中生代煤田。东西长四十五千米,南北宽三十五千米,面积一千多平方。

对于玻璃这些,成渊暂时放弃了他的想法,就算系统签到,也不了能给自己赠送个大煤场出来。

更不能给玻璃,大棚,机器一类的,所以主要靠自己。

不过,事情得一步一步来,先在别苑建个大棚,把玉米苗直接给罩温棚里去,还有他去年培育出来的红薯秧,如今红薯都有婴儿拳头大小。

这几天却突然不长了。

成渊拿出自己画的图纸,展开给朱高炽看。

朱高炽边看边疑惑道:“这都五月了,马上到了夏季,还需要搞温室大棚这种吗。”

“世子,你可知道这些东西在大棚里,一个月可以长根快,我们要想更多的法子,不仅筹备粮食,还要种粮食,一个月,对与两军交战来说,你知道重要性。”

朱高炽自然知道,便点点头。

随后十几个工匠便被朱柏和道衍带来了,将图纸和自己的意思告诉给工匠,成渊便安心的坐在那里等着成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