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榨汁机回来了为疯子欧耶2/5

作者:江公子阿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道不香吗?

难道就不怕把财产全部捐出去之后,子孙穷困潦倒吃不起饭?

好吧,这大概就是很多人不明白的地方了。

这些富豪所谓的捐出全部财产,其实是捐给慈善基金――这个慈善基金可能都是他们自己成立的。

捐赠不需要收税,捐多少就是多少。

接下来就简单的多了,慈善基金的负责人我让我儿子担任,以后再传给我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家族的人全部都可以进入基金会担任高层,可以自由的决定基金里的钱要怎么花。

这和继承有什么区别吗?

也许有人就问了,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国内的富豪为啥不现学现卖呢?

很简单。

国外的私人基金要求基金每年必须拿出5来进行公益活动。

而且这5还包括了基金管理层自己给自己开的工资,还有基金管理的费用,这样算下来是不是5就缩水不少了。

还有人说,即便是缩了水,相比较几百亿几千亿美金的5也有不少啊。

那你就真的太天真了。

他们所谓的公益,不是说把钱捐出盖小学,不是捐去给儿童治疗白血病,而是拿钱去投资教育品牌,投资研发治疗白血病的药物。

这种公益投资不仅有巨额回报,甚至还能免掉大部分的税收呢。

其实那些所谓捐出全部财产的富豪,每年捐出几十亿美金的富豪,可能一个硬币都没有真正的慈善过。

最后必然还有人问,为什么咱们的富豪不学习一下呢。

简单!

华夏规定,私人慈善基金每年花在公益事业上的投入,不得低于上年收入的70。

就比如说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慈善基金,今年一共收到了两个多亿的资金。

那么明年就必须拿出大半的钱用来做慈善。

必须是一年之内花掉!

如果马爸爸――不管是哪个马爸爸,今年捐赠了他们的全部家产,比如800亿华夏币,那么这个慈善基金明年就必须在华夏规定的慈善范围内用掉560亿。

所以,国内很少有私人慈善基金。

那些在国内活跃的慈善基金,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国外成立的,它们遵循的是欧美的那一套规则。

目的不一定是为了避税,但实际上却起到了避税的效果。

想想某武打明星的基金会,就知道他为啥换国籍了吧。

相比较他做慈善的那些钱,避开的遗产税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克莱斯特没玩那些花样。

尽管它有一个洋鬼子的公司名,可它实打实的把税收交给了华夏,就连成立基金也没任何操作上的猫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