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进军半导体(四千字二合一)

作者:乌鸦一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你在走路的时候,脑机连接更是无法发挥作用,它的限制因素很多。”

“更别提要实现媒体说的元宇宙了,如果要想通过脑机连接控制vr设备,制式芯片是远远不够的。”

大脑约有一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和十万个类似的神经元相连,而且每个神经元的放电模式不同、编码方式不同、信息处理方式也不同。

“我们打算进军半导体行业了,半导体行业从17年起大家也慢慢了解到,半导体是真的烧钱。”

作为在中金实习过,李姝瑶也看过中金内部关于半导体行业的研究报告:

“你们打算做什么芯片?应该是普通的mcu吧,不会是ai算力芯片吧。”

李渺渺有些惊讶:“你还知道mcu和ai算力芯片的区别?”

mcu就是我们俗称的芯片,全称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mcu相当于将cpu、内存、plc等一系列的东西集成到一块芯片上。

而ai算力芯片是专门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模块,比mcu的定义要更窄,功能也更单一。

李姝瑶点头:“我好歹在中金实习了这么久,半导体行业我还是有一定了解。”

“mcu还好,这么多年mcu行业相对成熟,国内相关人才虽然少但是还是有的。”

“但是ai芯片,想挖人有点难,国内这方面人才很少,基本上全在几家大厂。”

“不过科创生物也算大厂了,想挖人只要给的价码够高还是能挖到人的。”

李渺渺解释道:“mcu和ai算力芯片我们都要做。”

“短期只是手机端和医疗器械端的脑机连接应用,常规的mcu定制化开发是够用的。”

“但是考虑到长期,我们要往虚拟现实方向发展的话,ai芯片现在就要开始积累。”

“技术的预演要提前很久开始。”

李姝瑶鼓掌:“好志向!好想法!”

李渺渺无奈:

“技术的研发是既痛苦又无力的过程,特别当你走在该项技术最前沿的时候。”

“我现在看着预算头都是大的,我终于知道国内的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不愿意做基础创新。”

“前沿的研发投入太高,我们今年第四季度要把半导体公司的架构搭建起来,光是招人我们预计也要花10亿rmb。”

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常规mcu工程师的薪酬在三十万以上,资深架构师的薪酬150万起,大牛级别的架构师薪酬至少是200万。

这里的薪酬只是说的最低值,实际可能还要更高。

好的地方在于科创公司现在也算是业界巨头,还是脑机连接领域最前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