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的不断洗脑,他们现在已经都改变了想法,成为了赵辰的麾下。
当然,这里面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顽固分子。
对于那些顽固分子,赵辰暂时不想去理会,因为他留着还有用。
正常的操练还是要进行的。
这人只要一累,就不会再去想其它的事情,这些人训练比以前更加辛苦也更加严格。
可无论是吃穿用度,都要比其他的神策军待遇差上了很多。
想要拥有同样的待遇,那就要立功,如何立功。
哪怕是赵辰不说,这些罗刹堂的成员也都明白。
这样一来,那些隐藏深处的顽固分子们,就没有了好日子,很快全都被孙老四和孙志给解决了。
那些因举报有功的罗刹堂成员,也因此得到了与神策军一样的待遇。
大家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穷苦人家的孩子。
虽说他们没有什么知识,可他们毕竟是有思想的。
在这里吃的饱,穿的暖,而且还有丰厚的待遇。
可以说一人当兵,全家不饿。
他们怎么可能还跟着罗刹堂,继续过着以往那种日子。
最后事态演变成,这些将士们主动给赵辰提供罗刹堂成员的消息。
那叫一抓一个准。
当然,这些罗刹堂的人里,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甚至很多人都是这些将士们的亲人。
只要在罗刹堂中不担任职务的,全都被赵辰给放了,并且把他们安置在东陵县附近准备新建的一座新城范围内。
此时,赵辰取名为东陵新城。
当然,想要过上与东陵县百姓一样的生活,那就需要这些原本罗刹堂的人百姓付出努力。
房子要自己建,城池也在由他们自己建。
忙忙碌碌,一转眼,又一个月过去。
一切都稳定的发展。
而墨明德的情况并不是太好,有时会陷入昏迷之中。
赵辰期间回帝都几次,入宫看望了墨明德。
每一次,只是见上一面,而后更去见墨秋芸。
朝堂上风平浪静,没有丝毫的事情发生。
不过,听父亲赵兴文所讲,南王墨坤暗中的动作不小。
这话是什么意思,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出来,南王墨坤已经坐不住了,也想造反。
然而,按照赵辰分析,墨坤应该是在等墨明德驾崩的那天。
只要墨明德一天不死,他墨坤就绝对不会造反。
有着北王的例子摆在那,他又怎么可能头铁地与朝堂硬刚。
最为安静的就是西政王墨烨,据说自从赵辰打败西元帝国后,他就呆在王府内,大门不出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