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刚好这个时候姚二夫人进来,顾清菱忍不住问了她一句:“三房多了一个通房丫鬟,你知道吗?”
姚二夫人一愣:“……呃,刚听说……儿媳妇正准备跟您说这事呢。老太君,您……这也听说了?”
顾清菱表情一言难尽地点头:“你说,她到底怎么想的?”
“也许……她误会了老太君的意思,想要跟老太君和解吧。”想到老太君拿出来的方子,姚二夫人只能这样想了。
否则,哪个女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前面才刚解决一个瑶乐,后脚姚三夫人就又给自己安排上了一个,还能是为了什么?
顾清菱:“我什么时候说,让她给三郎安排通房了?我要让她安排,之前那个还干嘛送走?”
肚子里的一条生命都被她给弄掉了,顾清菱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这么“残忍”。
早知道姚三夫人能接受,她就不做那个坏人了。
人家夫妻都是“好人”,坏人让她一个人做了,顾清菱心里能舒服才怪了。
“老太君,你别跟三弟妹较真,她要是脑了清醒,也不会跟三弟过成现在这个样子。再说了,你已经她一个方子了,一个庶媳妇照顾成这样,已经是少有的善良主母了,何必再因为这个跟她生气了?把自己身体气出一个好坏,还不值当。”
值不值当顾清菱不知道,反正这回她是彻底被姚三夫人冷了心。
算了,反正姚三爷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也不用替别人操这个心,姚三夫人爱咋滴咋滴,过好过坏也跟她没关系。
由此,顾清菱在心里做了决定,只要三房没越过她心里的底线,她以后闭只眼,闭只眼算了。
渐渐,新集市已经有了模样。
造纸厂那些买了房的工人们十分庆幸,还好自己当时图便宜分了期,要不然就错过这么好的房子了。
不仅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四周生活还那么方便,简直不要太好。
曹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她和儿媳妇两个在造纸厂上班,每个月有月银可拿不说,就是孙子、孙女也进了造纸厂的厂办幼儿园,完全不用担心没人看孩子。
除此之外,还有了落脚之地,比她儿子还在的时候过得还要好。
想起以前儿子才刚没的时候,村里人见她儿媳妇还年轻,还一个个上门劝她,让她赶紧把儿媳妇给嫁了,儿媳妇还年轻,肯定守不住,到时候万一她儿媳妇暗中跟谁瞧对眼了,偷偷跑了,她可就什么也捞不着了。
趁着现在儿媳妇还没这个心,她可以做主,找一个愿意出高聘礼的把儿媳妇嫁了,她也能攒点钱,养活一对孙儿。
曹大娘差点没气死,她才死了算子,竟然就有人开始算计她儿媳妇?!
她扛着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