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说不过去,但没有粮,他们就没法募兵。如果此时他手中有个两三万兵马,那曹操要动手,也有还击之力。
当然,张邈其实也自是猜测而已。但根据探子回报,袁绍的确有说过让曹孟德杀张邈,但曹操并未答应。
曹操刚成为东郡太守时,由于势力弱小,需要对抗袁术、陶谦、公孙瓒势力的曹操,只得依附于袁绍。而袁绍与张邈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张邈为人正直,经常直白的批评袁绍,袁绍就很不爽,让依附于自已的曹操杀了张邈。
曹操虽然依附袁绍,但对杀张邈并不认同,况且张邈又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张邈也自认曹操不会杀自己。
但不知为何,最近就是有传言流出,说袁绍再次催促曹操杀张邈。于是慢慢的,张邈也开始怀疑曹操要杀他,尤其现在是曹操与袁绍正合作攻取徐州之时。
眼见着刘云看似为难,张聪道:“将军若是实在担心,请提出方案,我去与兄长分说。”
刘云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当即提出了方案,归还时间定在年底,归还方案是粮、盐、铁、人,都可以,或者综合凑数。
张聪不敢做主,直接火急火燎的回了陈留。
张聪走了,刘云心底却有些七上八下。
张邈叛变曹操,是在曹操第二次攻击徐州的途中。他联合陈宫,迎接吕布为兖州牧。而现在曹操已经在第一次攻陶谦的途中了,时间很紧,自己必须在曹操第二次攻陶谦时,把草原母马弄到手。
刘云和郭嘉的方案很快得到了张邈的同意,张聪再次来到梁郡时,已经是带着大军来运粮。
双方契约签订,刘云也不怕张邈反悔,此时的人重信诺,尤其是张邈。张邈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甚至可以因此倾家荡产。
张邈有了粮食,立刻便招兵买马,并着人联络匈奴马贩,以粮食换取草原母马。
此时北方除了匈奴残余,还有许多其他胡族,乌桓和鲜卑便是其中强大的胡族。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兴起于大兴安岭,也就是大鲜卑山。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乌桓和鲜卑,受匈奴统治。
现在乌桓和鲜卑已经崛起,需要的铁料、粮食和盐,许多都是通过南匈奴那些投靠大汉的胡人贩卖,张邈便有这种资源。
当然,这种贩卖不可能大宗,一般都是一次二三十匹马的交易,若是太大宗,或者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中途出事,那便是血本无归,这一点张邈自己便有把握。
就在张邈募兵这段时间,曹操受袁绍之命,自兖州出兵徐州。曹操大军连下十余城,至彭城和徐州牧陶谦展开激战。
曹操兵威正盛,又有战将多名,自然大胜,斩首万余级,陶谦退守郯县,守城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