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令的秩为六百石到千石﹐长的秩为三百石到五百石。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又设尉一名﹐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右尉各一人。丞﹑尉之秩为二百石到四百石﹐又设廷掾以监乡。县也设置十几个曹的掾﹑史﹐以分掌县内的许多具体事务。
令﹑丞﹑尉皆由朝廷任免﹐以下的掾属则归守﹑令辟除。故汉人又称郡县掾﹑史为门下掾史,多任用当地人为吏。
其实刘云没来之前,这些县基本属于自治状态,只要每年向朝廷缴纳足够的田税,算赋之类就行,现在刘云来了,就等于加了一个中间商,而这个中间商还把朝廷和县内的通道直接堵死了。他一言不合就免税,但是朝廷现在也管不到,只能同意他的上表。
豫州刺史部的刺史如今是孙贲,所属袁术,所以刘云也根本就没有理他。
也就是说,刘云现在属于梁郡土皇帝,一言而决。
今天既然郭嘉提出了这个问题,刘云索性也不逃避,而是直接问道:“大哥!要建郡府容易,甚至我原本还计划建一座新的郡城。但是这些郡府所属官吏,却从何而来?”
“按照惯例,令﹑丞﹑尉皆由朝廷任免﹐以下的掾属则归守﹑令自行任命。比如考城县,二弟你让刘富贵代理县长,却并没有得到朝廷印绶,此乃私领,名不正则言不顺。按照规制,本郡可举岁孝廉一人,上表朝廷,命其为正式县长。至于其他属官,却只能暂时选才代职。令﹑丞﹑尉的属吏,则可直接任命。”
此时的选官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并行,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孝廉“规定为岁举常科。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对官吏的普遍要求。
“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
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起初举“孝廉“是以郡为单位。东汉时,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10万三岁举孝廉一人,不满20万二岁举一人,20万岁举一人,四十万举二人,上至百二十万六人。
刘云今岁人口登记已然超过四十万,今年可以举孝廉两人。
刘云道:“那我今岁便举刘富贵为孝廉,还有大哥你,也算一个。”
郭嘉并没有拒绝,兄弟之间,就不假模假式,那样显得矫情。
“除了主官之外,属吏也要有一个选才,这个怕是要各县推荐给你,你再一一甄选,安排进入郡府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