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

作者:肚子很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策,陆川听完之后的感觉就是,是我我也去。

“你们后来的孩子可能很少听到一个词,叫逃港,在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期,这个现象非常严重。

那时候的羊城,每年都有无数人逃到对岸去,有的从水路游泳过去,有的从陆路扑网过去,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不顾性命地逃过去,拦都拦不住。

知道70年代当时羊城和港城的平均收入相差有多大吗?羊城这边的农村,年人均收入一百多块钱,而对面的港城呢?一万多港元,这还是农民的收入。”

张三问有些感慨地回忆前世的事情,再回望当下,他们建设的乌托邦已经成为了经济更发达的梦想之地,人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是天性,所以武国的民众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乌托邦来。

陆川和秦潇面面相觑,对于张三问所说的逃港现象,陆川也只是有所耳闻。

“这么多人的待遇问题,有了这次招商的进项,应该完全可以解决,不过这么多人陆陆续续地来到乌托邦,教育、住房、思想改造、融入社会等等,肯定还有很多挑战摆在我们眼前。”

“没错,很缺人手,不过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再难的情况也没有我们刚开始的时候难,也不会有五年前乌托邦几乎被打成废墟那么难,我们为这波移民潮准备了很久,都会处理妥善的。”

张三问的话里洋溢着信心,他对他的伙伴们有信心,乌托邦已经提前为这次移民做好了准备。

教育部有很多后备的教师即将从乌托邦大学的师范专业毕业,行政部也早已准备好了公租房,所有部门也会一起携手解决新乌托邦人融入的问题。

不要说现在还没有出现问题,即便在哪个环节没有提前准备到位,他们也很有信心一定能克服困难。

“对了陆川,标准时间的校准是不是完成得差不多了?明天可以开始第二阶段了是吗?”张三问想到了问题,就联想到了陆川的占卜,于是便开口问道。

“对的老板,这几天的问题下来,已经把误差校准到了0.05秒以内,您看看这样的精度行不行,不行的话我今天继续往下校准。

另外宁修远的生日之前也已经精确到了0.1秒以内,这样一来只要您在时间零的慢放下精准地使用定风波,达到的效果应该是和之前一样的。”

张三问点了点头,云梭在野外不太用顾及空中交通安全,很快就飙到了最大速度,约莫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便回到了乌托邦。

三人在富强路上互相道别,然后各自往自家走去,陆川回到家里打开了门,抬眼便看到了一幅温馨的景象。

姜沫坐在餐厅的桌子上正在看书,头上顶着喜欢趴在人头顶上的十五,初一则是趴在她的手边,享受着她的手抚过它的脊背。

额头上有一道竖纹的安安正在跟着三十认字,童工平平则是蹲在姜沫的书本前面,只要姜沫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