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那是什么?”
很快,有人发现天幕之上,出现无数金光凝聚而成的文字。
不,这是不是文字,这是浩然文气,从天穹深处垂落,落在苏文身上,落在下方的博浪城,落在大梁朝的每一寸国土之上。
“苏文!苏文又作诗了!”
有人发出了惊呼。
诸子百家的超凡者,从那无数文气凝聚的文字里,看到了一篇篇震动心魄的诗篇!
“都是新诗!是战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大梁……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燕儿誓不还!”
“……”
“……天呐!苏文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之前的五年时间里,他的时间都花在作诗之上了吗?”
只是这样的话,说话的人自己都不会相信。倘若苏文真的用五年时间写了这么多篇幅的诗歌,那这些年他们早就有所耳闻了。
苏文不可能书写了那么多诗篇,却能压制着文气,等到今天才垂落。
只能说明,这些诗篇是这么一瞬间,苏文所思所想的。这是五年时间的薄积厚发!他们挣大发了!竟然可以目睹这样的奇迹!
成百上千的诗篇,短短时间里便占据了整一片天幕!
“快记录下来!快!这些诗篇若是遗失了,我等都是罪人!”
从一篇篇慷慨激昂的诗篇中,无数超凡者都敏锐嗅到了苏文以身殉国的意志。
也就是说,一旦苏文今日殉国此地,那么这些被他电光石火间呈现的伟大诗篇,都会彻底遗落。
而他们这些在现场却没记录苏文作品的人,每一个都算得上是罪人!
“好手段!”
南石看到苏文顷刻之间,便呈现出了数百诗篇,也是震悚不已。
“苏太史!”
他神色肃穆:“天下分分合合,是天道规律,你我史家超凡,本是记录时代变化之人,不应落在窠臼之中,请务必保存自身,燕国若承天命,并吞大梁,两国归一之日,南石立辞太史之位,跪迎先生就任我史家擘位,鄙人相信,大史椽也不会有意见的。”
史家从没出现过真正的圣人,只是儒圣老人家自身也是一位史学大家,所以所有史家都认为圣人是史家之圣。
但儒圣终究秉持的是儒家的观点,跟史家是有很大出入。
而历代史家超凡也摸索不到成圣的途径,亚圣便是终点。
而此时南石和大史椽都认定,如果史家真的能出现一位圣人,那只有苏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