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差距所在

作者:甜瓜苦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神演义呢,人物性格千篇一律,刻画比较好的就哪吒寥寥几个,甚至连重中之重的姜子牙,你能知道他的性格是怎样的吗,和别人有区别吗?

其三,情节大量雷同。就举个例子,截教布置十绝阵,阐教去破阵,第一次是先派炮灰送死,然后高手破阵,闻仲大怒欲追被拦下,说只破了一阵还剩九阵,然后二阵、三阵等等都是这个套路,一点变化都没有,简直是只写了一个,复制粘贴了九次。

反观三国演义,行军打战一共写了37次火攻,没有一次雷同。火烧赤壁、火山博望坡、火烧连营、火烧藤甲军等等写的是相当精彩,各有各的特点。

其四,也就是祝守一最不喜欢的宿命论。这里说宿命论并不是批判它封建糟粕,而是讨论文学性。纣王调戏女娲,气的女娲想杀他,但是纣王明显不能死,作者想不出很好的办法,那怎么办,就推说纣王还不到死的时候。破十绝阵时,作者要让文章有矛盾,每次都先派个炮灰,但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就又只能说炮灰命该如此。书里面一有要解释的时候,就说是宿命,这就像是起点系统文一样,作者写不下去了,就让系统派个任务。主角为什么要做这个呢,是系统让干的,这是非常不讲道理的,毫无逻辑性的。作为商业性小说,这么写无可厚非,毕竟作者要赚钱嘛,但是讨论文学性,这么写就落了下乘。

祝守一始终觉得名著必须是反映华夏的历史,或是值得大家学习深思的,或是反映深刻哲理的永世流传的经典著作,而《封神演义》只是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其中一个朝代商朝的兴衰,并没有四大名著的影响,所以可能没被列入。

从名气上来讲,封神榜几乎可以和西游记他们并列四大名著,然而从艺术上讲,它不但和四大名著差距甚远,就连四大名著以外的很多作品也在其之上,其内容过于侧重于神仙斗法,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功力都不如四大名著,而且弥漫着严重的简直无厘头的宿命论,比如为了破解十绝阵,神仙们派出了十个弟子,可是在这之前,神仙们已经知道这十个人破解不了,肯定会死,但是仍然派他们去,并且说,这是他们的命,命中该他们都死掉。

语言上封神榜也和四大名著的水平差距很远,西游的诙谐,三国的凝练,水浒的生动,红楼的精准,都是封神榜拿不出可以与之匹敌的。研究封神榜的文学家,数量和质量也不能和四大名著比,也不能和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作品比。借用研究者的话来说:封神榜偏于叙事而略于写人;写人是注重其神性而忽略其人性,名目繁多的法宝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性;写人性时也有夸张和绝对化的倾向;有个性的人物也未能“从一而终”;书中多数人缺乏现实生活基础,人物行为缺乏必要交代。这样一来造成人物性格不够明朗,场面描写流于程式,情节颇多雷同。

甚至于《封神演义》的部分语言不是剽窃前人就是文笔拙劣。目前很多文学专家还在争论,封神榜是开创性的小说佳作,还是拙劣的宗教作品?所以,一个艺术性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