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灵

作者:甜瓜苦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在网上,黄狮精简直成了善良的化身,正义的使者,含冤的窦娥

究竟是同情心泛滥的网民错了,还是作者,古人错了?

要知道黄狮精到底无不无辜,作者究竟是褒是贬,弄清楚作者的意图是非常重要的,从上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

作者认为黄狮精是该死的,是贬。

那么作者究竟褒了什么,贬了什么?

西游记中,作者的隐喻和文章中心思想一般藏在三个地方:

一:回目

二:诗词

三:下一回的开篇,比如盘丝洞过去之后,下一劫难狮驼岭篇的开头就是对七情迷本一事的总结,作者常把上一篇来不及写的隐喻放在下段故事开头作承上启下作用。

竹节七狮这一难的回目是:

【黄狮精虚设钉耙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

其中前者主要叙事,很好理解,重点在后者,这是什么意思呢?

七狮象征人的杂念,喜怒忧思,所以要扫群思,静九灵,同时也有“好为人师”的含义。

它们并不是作者拿来批判的白莲花,而是作者行文“心生,种种魔生”里的心魔之一。作者对九灵一干的态度是明确的贬,对扫除狮妖的取经人是明确的褒,可以说,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孙悟空等人是正义的一边,九灵,黄狮精等是邪恶的一边,泾渭分明。

有人说,黄狮精与人类秋毫无犯,只不过是偷了点东西,孙悟空就把他抄家,小妖打死。人家报复也是情有可原,最后却落得个剥皮吃肉的下场,不要说情理不通,就算按法律也罪不至死吧?

那么,黄狮精究竟犯了什么罪?孙悟空对七狮的处置能不能说是量刑过重,黄狮精罪不至死?

先说盗窃,在西游记中,偷窃财物的还有一个类似的妖怪黑熊精,祝守一就拿他来做个例子,说说黄狮精偷窃的性质。

这两个人都是偷盗,谁的性质更恶劣?答:黄狮精更恶劣。

为什么?因为这两人的动机不同,黑熊精进观音院的初始目的是救火,动机是善,黄狮精进王府则是偷盗,动机是恶。

根据《大明律?贼盗》

【夜无故入人家】

“凡夜无故入人家内者、杖八十。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其已就拘执、而擅杀伤者、减杀伤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

黄狮精是无故进人家,当杖八十,且当场打死勿论,私刑打死也可从轻处理,黑熊精则有故入人家,虽然同样偷盗,但黑熊精的性质就轻于黄狮精。

偷盗被打死,是不是太过狠毒?是不是滥用私刑?

根据大明律,偷盗御用物品者,必处死,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