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这六个强盗,隐喻佛家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打死六个强盗,意味着排除肉体感官给修炼人带来的干扰与烦恼。
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对应着修炼人应该去掉的执着心。破除这些关和难,重要的不是消灭有形的妖魔鬼怪,而是修炼人内心的魔障。所以,八十一难当中,有些针对的是唐僧的怕心,有些针对的是悟空的争斗之心,有些针对的是八戒的贪、懒、色心。
第五十回,悟空出去化斋,唐僧、八戒、沙僧到了一处旧宅院,看到桌子上搭着几件纳锦背心儿。此时天气寒冷,八戒、沙僧忍不住诱惑,要“试试新,晤晤脊背”。没想到才将背心套上,霎时间背心就把两个“背剪手贴心捆了”。悟空历尽波折,方才请到太上老君,降伏了这只“金兕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的青牛。
第五十六回,悟空打死一伙山贼,唐僧怪他杀伤人命,念紧箍咒要赶他走。这时的悟空,已然起了嗔心。虽然经菩萨解劝,悟空答应回去保唐僧取经,但假悟空已经乘机到了唐僧身边,用金箍棒“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把唐僧压得昏晕过去。沙僧去花果山寻悟空要包袱,见悟空高坐石台之上,声称要自去西方拜佛求经。沙僧复去南海寻观音菩萨,到了菩萨处,却发现悟空亦在此等候。沙僧遂与悟空同回花果山,果见一“行者”坐在高台上,饮酒取乐。两个悟空一般无别,真假悟空拉拉扯扯、且行且斗,从花果山打到南海,从南海打到天庭,连托塔天王的照妖镜也分辨不出谁真谁假。最后还是如来佛祖,认出假悟空是与真悟空同像同音的六耳猕猴。
从修炼角度,这六耳猕猴到底是谁,并不难理解。悟空被唐僧训斥,嗔心大起,这六耳猕猴,恰是悟空嗔心魔性的体现。第五十八回回目,“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和回末诗的“神归心舍禅方定”,点出了假悟空实为真悟空的魔性幻化而来,能够“神归心舍”,假悟空自然就消失于无形了。
除了假悟空,师徒一行将要达到西天之时,又无端遭逢了“小雷音寺”之厄。第六十五回,取经人来到一座高山,其中宝刹,真个画栋雕梁、霞光瑞霭,除了悟空看出其中有些凶气,唐僧、八戒、沙僧,慌忙下拜,妖怪把师徒几人尽皆掳了去。最后还是弥勒佛出手,收伏了黄眉老怪,助唐僧师徒解了这一难。从修炼角度看,“小雷音寺”这一难,可以理解成修炼的法门有真有假,一直到修炼的最后一刻,都存在着对修炼人的考验。如果错入了歪门邪道,必然无法修成正果。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阿傩、伽叶两尊者向唐僧师徒索贿一段,最称解人难索。唐僧师徒历尽万苦千辛,终于来到西天雷音寺,阿傩、伽叶两尊者奉如来之命,带唐僧师徒到宝阁之中,拿取经卷。两尊者向唐僧索取人事(礼金)不成,传与他们无字之经。行者向如来告状,没想到佛祖也和两尊者一样口气: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