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改变认知

作者:甜瓜苦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能打的枭雄,变成了《三国演义》里那个永远在哭的老泪包——怒鞭督邮的事迹挪给了张飞,杀车胄的事迹挪给了关羽,火烧博望坡的事迹挪给了诸葛亮。

宋江从《大宋宣和遗事》里“勇悍狂侠”、“横行河朔”的强盗头子,变成了“面黑身矮、武艺低微”、天天念叨着要招安的小官员:《大宋宣和遗事》里他曾干过“杀人题诗于墙”这么恐怖高调的事情,这事儿在元杂剧里被挪给了李逵(《黑旋风双献头》),到了小说里,又挪给了武松血溅鸳鸯楼。

而与能力上的弱化相伴生的,是道德上的拔高化,好像在古代人的观念里,这俩,注定是此消彼长的——太能打的人,多半还不够善良、人格还不够伟大吧。

没错,祝守一一直认为,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显得武力下降的最重要、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恰恰在于这里:

随着他越来越接近西天,越来越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越来越从当初那个充满破坏欲的妖猴,走向慈悲济世的斗战胜佛,他的杀心在下降,求胜心在下降,对打斗这件事本身的迷恋,也在下降。

说白了,就算谁也打不赢,那又怎样。打赢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初天下无敌的齐天大圣,只是像个顽童一样,在恶作剧、在摧毁和搅乱他看到的一切东西。

后来那个“谁也打不赢”的孙行者,却做成了他这一生中最大的伟业。

当他没那么想赢的时候,其实,他真正地赢了

不理解这一层,就没有读懂《西游记》里,最内在的那一重意义。

再者,“剧情需要”,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

西天取经是蔓延了整本书百分之八十章节的主干情节,它需要有波折有变化,才能让读者看得下去。

一两场好戏里比如大闹天宫主人公启动无敌模式,你会过瘾会开心。可要是这种套路周而复始呢?要是十万八千里一路都是无敌模式,一路都是见谁灭谁,你自己想想,这还有啥看头啊?

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网络上的爽文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吧。

就算是孙悟空,也值得为故事的精彩曲折来牺牲一下吧。

还有一点,也很关键。有时候,战意不足,恰恰是因为胸有成竹。

要知道,取经乃是佛祖一早就安排好的事业,师徒四人不过是站到前台的执行者,从灵山到天庭,一路全都盯着护着,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走捷径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必须要经历这一段旅途、艰辛和磨难,但走不完那也是不可能的,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成功的结果基本没啥悬念——要不然,怎么无论出来个啥对手,最后不是被收了就是被灭了呢?

既然这样,用几分力、打起多少精神去战斗,又有什么关系?

这个事儿,唐僧没数,孙悟空可是明白得很:这就像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