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棋子,天尊会为了这颗棋子做什么?说白了,要是沙僧杀掉唐僧,佛派要以欺师灭祖的罪名处死他,两位天尊会保住自己么?沙僧肯定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答案也不难想。玉帝把他贬下天庭,还叫飞剑来穿,两位天尊也没为他说话,可见自己这颗棋子在两位天尊手里价值几何。
让沙僧进取经队伍,是佛派的无奈之举。
因此沙僧在取经队伍里面的位置就很尴尬,要是帮助取经队伍,怎么和两位天尊交代?要是破坏取经,佛派追究责任,谁能保住自己?所以他只能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态发展。取经成功,佛派不会责怪自己没出力,对两位天尊也有交代,说没机会,况且两位天尊也不是很在意这次取经活动。取经失败了,那是取经队伍自己的问题,追究责任也追不到他身上,两位天尊更不会责怪自己。
这才是沙僧不为取经出力,在取经队伍分崩离析时不说话,经常陷唐僧于危险境地而不管的根本原因。
沙僧是两位天尊,玉帝,佛派,三方势力权衡下的存在,他更多的是反应西游世界的权力之争。
沙僧这条线作者埋的太深了,以至于沙僧的每一个转折,都显得那么突兀离奇不合逻辑。一册封就是卷帘大将,为了一个玻璃盏就被贬下凡。在流沙河吃掉九世取经人,不仅没有受到佛派报复,还进了取经队伍。在取经队伍里,不仅不出力,还经常搞小动作。
我们通过沙僧离奇的过去,在取经队伍里不合理的言行,分析出了他的立场,通过他的立场,挖出了背后隐藏的两位天尊,用两位天尊这条线,将沙僧的每一处不合逻辑的地方串联起来,才看清他的真实面目。
在这里我们还得再吹一波作者,因为孙悟空有主角光环,作者有大量的篇幅去写他,将很多细节埋在不同的故事里,读起来会有疑问,但不是那么突兀。因为猪八戒故事背景没有那么复杂,篇幅少也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但是沙僧则完全不同,他的故事复杂曲折,涉及人物利益众多,时间线又长,关键是没有太多篇幅去写他。在这种情况下,在前期作者抓住重要的转折点来写,进取经队伍之后,抓住细节去写,将沙僧的每一个点都抓的恰到好处,即勾起读者探索的欲望,又不会让读者盲目瞎猜,只要抓住作者给出的点,能得出的真像就只有一个。
沙僧是两位天尊派在取经队伍的卧底。
很多人对卧底两个字有误解。认为卧底90%时间在帮助自己人,只有10%时间不得已帮助敌人。事实恰好相反。卧底90%的时间在帮助敌人,只有10%的时间,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上,帮助自己人。因此沙僧也有和妖怪交手的时候,也有和孙悟空猪八戒共同降妖的时候,但是他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的错误,暴露了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