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教育旗舰

作者:第十个名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过随着体系内在各地开办的商铺、工坊、合作社越来越多,接触的商人团体、地主阶级越来越多,吸纳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越来越多,更高层面的培训教育需求很快就会高涨。用不了二三年,高级学堂也会多起来。

然后呢?然后就该到顶级学府层面了,总不能说从小接受的是数理化知识系统,长大之后想继续深造,却发现还得回归经史典籍系统,那就太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了。

建立一座代表数理化知识系统最高成就的高等学府势在必行,它将成为新式知识系统的根据地,从这里毕业的每个学子都是射向传统教育体系的一枚大炮弹。

另外洪涛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也需要有个机构取代自己的位置来承担更多关注,不能再发明点什么都被冠以驸马和凉王的前缀。

神化和崇拜是能为自己带来保护色,可不能太过,要是万千荣誉都集于一身,随之而来的羡慕嫉妒恨太多也不好。被普通人恨上无所谓,被朝臣恨也习惯了,但最好不要被皇帝恨。

大学或者叫学院有建立的必要性,下一步就该选择地点了。其实也没啥可选的,自己住在扬子镇,只能在两淮路里自由行动,最合适的位置就是身边。

王府周围全是田地,建造书院有点浪费,放眼四周基本也是田地,连个小山丘都看不到。于是洪涛把主意又打到了瓜洲镇,反正也得在江边建造桥墩基础,那不如连学院的地基一起打了。

为了防止江水蔓延地基必须高,干脆就筑一段河堤吧。不过这次不能只弄一面石头糊弄了,必须从下到上都是石头垒砌,高度嘛,高于长江水平面两丈就差不多了,按照都水监的资料,有史以来长江还没发过两丈高的大水呢。

古人喜欢把书院建在山脚或者山腰,这样显得神秘且优雅,比如石鼓山、庐山、岳麓山……

洪涛真没地方去找这种交通方便、环境适宜的山峰,但他觉得长江也挺给力的,比起来好像也不掉价儿。于是这座学校的名字就呼之欲出了,长江学院。

想当年一座二层破茶肆就骗王安石来首诗,自己如果在学院里盖个五层楼,一水儿的江景房,楼顶再弄个驸马菜餐厅,苏轼他们怕是也得巴巴的凑过来附庸风雅,这不就是活广告嘛。

面对长江、身傍长桥,洪涛觉得还不够引人眼球。做为教育界的后起之秀,想要后来居上,除了治学严谨、名人交流之外,还要在各个方面突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比如一架高大威猛的鲸鱼骨架矗立在学院门口,但凡是从江面、运河、长桥上经过的人都必须能看清楚。

到了晚上还要挂上几十盏汽灯把骨架勾勒出来,没办法,谁让咱想不出太文艺的范儿呢,那就只能用笨办法,拿钱砸呗!

“这么大地基全用石料堆砌!”当洪涛拿着自己的学院设计图找到王七之后,孩子的脸上立马就不淡定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