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故地重游

作者:第十个名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时候。稍微愣了一下,高翠峰马上恢复了平静,打开炕头带锁的铁柜从里面拿出一具钢板弩放到坑上,顺手把汽灯提了过来。

这具钢板弩已经损坏了,弩身上布满了交错纵横的沟壑,里面甚至还有干涸的血迹。一看它的主人就经历过很残酷的战斗,弩箭来不及发射干脆用弩身当做武器近身搏斗,那些沟壑就是被刀剑劈砍之后留下的痕迹。

但在洪涛眼里,这些痕迹并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反而是弩臂中间的一个六角形凸起很刺眼。那是一颗钢制螺栓,用来把弩臂固定在弩身前端。

它还和两边的小螺栓不同,是全长的,从弩身头部一直穿到尾部,不光起固定作用,还能通过螺栓的松紧调节弩臂的弹性。

别看一棵不怎么起眼的螺栓,牵扯到的锻造、机械加工技术含量极高,真不是几个中下层工匠就能掌握的,就算是武家的大匠单独也打造不出来。

想要制造钢制螺栓,必须从锻造工序开始到最终淬火防锈,经过十好几道工序、由至少五六位大匠的通力合作才能成功。

可这些大匠以及他们的亲传弟子没一个脱离过促进社的监控,这些年也都在促进社开办的工坊里工作,那西夏人是怎么掌握的这种技术呢?

洪涛根本就没去深琢磨工匠的问题,因为这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具钢板弩根本不是西夏人制造的,或者说关键部件不是西夏人制造的,它们全部来自渭桥镇和大名府工坊。

按照这个逻辑去想的话,很多疑问就好解释了。比如说西夏人为啥有这么强的学习和工业能力、为啥又有这么凌厉的攻势。答案就是大宋朝廷里有人不光给他们提供了武器,还提供了训练方法和军事情报。

“……姚家也得罪了朝中的几位相公?”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洪涛马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朝廷的内贼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当年朝廷里有人和西夏人勾勾搭搭是为了至自己于死地,因为自己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可现在秦凤路的安抚使是姚古,姚家、种家都是西北大族,世代镇守良将辈出,应该不会混得和自己一个下场吧。

“西夏人怕不是冲着姚古去的,姚大人此刻正在西安州。齐王一到卓啰城西夏人突然发动了猛攻,待齐王退入兰州之后更是从三处渡过黄河团团围困,但西安州那边的战况像是没这么激烈。假如此言当真,这就是第二处蹊跷,为何刚刚开战就有不敌之声传出,待齐王赶到西夏人又突然发难。按说兰州城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又有黄河天堑阻隔,一般不会选在夏季围攻,要是僵持不下怕是连退路都难保。”

在这个问题上高翠峰更有发言权,官场上谁和谁是一伙的、谁和谁面和心不和他都能了如指掌。姚古和齐王两路兵马遭到的不同待遇,真是他想说的另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西夏将领,怕也要选择齐王这一路突破。不过围攻兰州确实有点冒险,不如先在卓啰城保持对兰州的压力,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