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懒得和他们计较。
“先生高风亮节!”
李义府对他那是越来越佩服。
“诗会差不多结束了吧?”
李忆安有些无聊地说道:“我们先回去了,承乾你得跟着长孙冲他们一起走。”
说罢,他们正要离开芙蓉苑,却又不得如愿,因为人群中再传出呼声。
“是王公他们来了?”
紧接着,王孝通带着几个老人,缓缓走来,人群马上分开,让出一条道来。
“这位小郎君应该是李忆安,在今天的诗会,独揽前三,才华横溢!”
王孝通走上前笑道:“原来太子殿下压在!”
他们正是为了李忆安而来,得知这里的事情,都想见一见,那独揽前三的年轻人如何。
“见过王公!”
李承乾客气地说道,对方于他而言,就算是长辈了。
李忆安也如李承乾一样,客套地一礼,那是对长辈的礼仪。
“李郎君才学之高,无人能及,那么对于君子六艺,应当也是精通。”
离开了不久的李良平又跟着回来,仿佛重拾自信,要找回刚才场子,淡淡地说道:“刚好王公得到一道极难的术数题目,我算了很久,终于得到答案,要不你也来试试?”
“良平兄,不可!”
李文康也在场,连忙拉住了他。
“文康兄,你为何紧张?不过是术数的交流罢了。”
李良平让人把写着题目的纸,往李忆安送过去。
王孝通没有反对,反而笑道:“小郎君想不想试一试?”
一般来说,君子六艺是他们的必修课,读书写诗厉害的人,对于六艺也算是懂。
“好啊!”
李忆安没有拒绝,接过一看,还以为是什么难题,这不就是他刚才给李文康的百鸡术。
“还是这个啊!题目是姐夫出的啊!”婉顺轻声地说道。
“这不就是先生在五天之前,给我们讲解的百鸡术?”
李承乾也看到题目内容,说道:“这个百鸡术的答案,一共有三个,我们都知道。”
“太子殿下,我知道你们和这位郎君关系不错,但也不用如此维护他吧?”
李良平有些气愤地说道:“这题目很明显是文康兄带回来,怎么就成了是你李忆安出的?我算来算去,只有一个答案,何来的三个?既然什么都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不懂装懂。”
“文康,这是为何?”
王孝通疑惑地问。
“王公,这题目的确是那位郎君出的,我还想拜师,但郎君要我解开答案,方能答应我。”
李文康无奈地冲李良平摇了摇头,我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