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今天又正好放晴,心情要多好就有多好。
不过李忆安回来也是暂时的,第二天一早,他又得跑去刺史府,监督如何育种等问题,他的第一个模板就是与农业相关,连夜又准备一份农业的种植方法,给他们推行下去。
外面的洪水彻底地退去,李忆安走在田野之间,看着身边忙碌着分配田地的人,竟然还有些感动了。
“先生,这是村民们给你送来的。”
尉迟宝琳飞快地跑回来,把手中一块大大的烙饼送上,笑道:“先生为了他们做那么多,这点就算是他们感激先生的。”
李忆安毫不犹豫地咬了一口,入嘴虽然粗糙,但吃出了别样的滋味:“在这里,有什么地方,是种桑养蚕的?”
尉迟宝琳点头道:“当然有,先生快跟我来。”
在江南地区,还是重要的丝绸产地,苏州、湖州和杭州,被称之为三大绸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人是依靠着蚕丝来过日子。
尉迟宝琳带着李忆安来到一片桑树种植地,旁边还有一排养蚕的屋子,不过这里也被水淹得很严重,桑树有大部分是活下来了,但产不出桑叶,被洪水浸泡腐烂了。
就算有,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养蚕的地方,蚕虫不知道还能否活下来。
“李詹事来了!”
李忆安刚靠近,就听到里面的人欢呼了一声,众人连忙跑了出来。
这段时间里面,李忆安没少去各处灾区,久而久之和他们熟络起来,在普通百姓心里看来,这个李詹事要比曾经的刘使君好了一百倍不止。
“这些桑树,应该都不能要了吧?”
李忆安摘了一片浸泡得腐烂的叶子。
“不能要了,我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唉!”
一个村民无奈地说道。
“我可以帮你们摆脱这个困境,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相信我?”
李忆安肯定地说道。
“李詹事有什么想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吩咐吧。”
“说的没错,如果杭州连李詹事都不能相信,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我们可以无条件相信李詹事!”
他们想都不想就应和起来。
李忆安欣慰地点了点头,道:“把这些桑树,全部挖起来,我会让人帮你们把桑田改造一番,在这里先挖一个鱼塘,然后还有排水沟渠……”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打断了,一个村民好奇地问:“李詹事想让我们不养蚕,养鱼吗?”
“是,但也不全是!”
李忆安觉得直接说出来会比较抽象,找来一根木棍在地面画出一个简单的图纸,道:“比如说这里挖鱼塘养鱼,然后在田埂上种植桑树养蚕,蚕粪又可以用来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