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起身,给老先生行了礼后随着宋宛月出来,走出院门后,孟阳也正好过来,三人出了府。
知府府上的管家等在门口,看到几人出来,态度十分恭敬,“大人在衙门候着您三位。”
三人分别上了马车,随着她来到衙门,畅通无阻的去了后衙。
除了知府外,屋内还站着几人,裤脚上多多少少都沾了些泥巴,看到他们三人进来,目光立刻落在他们身上。
知府态度也和善了很多,“三位快坐,上茶。”
三人落座,下人上了茶。
知府指着站着的几人,“听你们说了以后,本官便派他们去查看了,水渠果然有许多不疏通的地方。我让管家去请你们过来,是想问问你们,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他说这话时看向的是李安,显而易见是在问他。
站着的几人也随着他的目光看过来。
这些年金陵风调雨顺,他们这些河道署的人去检查水渠的时候都是随意一看,要不是今天大人突然让他们去查看,他们都不知道金陵城外的水道堵了那么多。
被几人盯着,李安也不胆怯,“可有全部水道的图纸?能否拿来给我看看?”
“有、有、有。”
一人连忙把手里拿着的图纸递过来,李安接过,挪开茶盏,铺在桌子上,问站着的几人,“几位可否给指出有哪里的堵了?”
几人对望了一眼,又悄悄的看向知府。堵的地方太多了,有的地方甚至都塌了,他们回来没敢跟大人说,要是现在说出来,会不会被大人发落?
“我要知道具体的情况,才能知道如何应对。”
其中一人擦了下额头冒出来的冷汗,上前,手在图纸上几乎转了大半圈,“这、这些都、都堵了。”
李安愕然地看向他。
知府的脸都黑了,这些人竟然连他也敢瞒。
“如果真如你所指,水道必须重修。”
“重修?”
另外几人没忍住惊呼,“你可知道,金陵城外的水渠有多少条?如果重新,得耗费多大的财力物力?”
“即使耗费再大的财力物力,也比闹水灾好,一旦闹了水灾,后果不堪设想。”
说完,李安看向知府,“大人,这件事您要早做决定,前几天的连续大雨,已经有许多雨水倒灌进农田里了,若是再有大雨,恐怕庄稼都要保不住了。这刚进五月,如果到了六月雨水多的时候,情形会更糟。”
知府面色凝重起来。
百姓们都说金陵知府是个土皇帝,这话他是赞同的,因为天高皇帝远,没人约束他。可一旦这边闹起水灾,即使再远,皇上也会伸手过来,他这个土皇帝说不定就会被真皇帝罢了官,砍了头。
他可不想落一个那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