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一个一个跟他们谈。
结果那几个哥们一谈回国做事,都摇头回拒。
给再高的薪水也没有用,那几个哥们好像对钱不感兴趣一样,只愿意在呆在米国这边工作。
其实陈祖安自己也纳闷,米国这个地方就有那么好吗?高薪让他们回国做事,就是不愿意回国报效祖国。
他真搞不明白,现在国内经济很发达,法律体系也很完善。
各方面条件都不比外国差。
可那些走出的研究生,技术人员就是不愿意回国效力。
“慢慢来,用点耐心,用你的真诚去打动他们,我相信你一定能把他们请回来的。”易小晨说道。
对于那些出去的人才不愿意回国,他也能理解。
他们在国外工作确实要比在国内受到重视和尊重。
像岛国和棒子国,欧美那些发达国家,他们政府很重视科技人才,尤其是在住房和薪水上,这个待遇特别好。
最重要的就是,科技人员在外国很受重视,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在国内,一个科学家不管在薪水待遇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不如一个小明星。
这也是那些科学家不愿意回来的原因。
“还有,工厂建的怎么样。”易小晨又问道。
对于建工厂,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现在正是互联网崛起的时候,是智能电子产品的爆发期,要是不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为以后在电子领域竞争打下基础,不然就没有机会了。
“我们正收购一家电子工厂,他的基础设备很齐全,比我们自己建一个工厂要快很多。”陈祖安回答着。
听到易小晨要建工厂做手机,他就想到一家做电子的工厂,那个工厂因为没有订单,被迫破产,那些设备还是新的,收购回来可以直接用。
最主要的是那厂地很便宜,交通还很发达便利。
收购这家工厂,不但节省成本,还节省时间。
“那你尽快把这个事情搞定,至于怎么收购我不管,我只看结果。”易小晨说道。
他把权力下放,不必事事自己亲力亲为。
有陆子风做监督,他很放心。
“好的,在这个月底就能搞定,下个月就能开工。”陈祖安回答着。
不过,他还是有一个担心,工厂建起来了,那么订单从那里来啊!
也没有听易小晨说有客户或订单。
他们开的这个工厂,就是给别的公司做代工,也就是组装产品而已。
就是类似于富士康那种代家工厂。
所以他好奇问道:“易总,我们工厂搞起来了,做那家公司的产品啊!”
对于电子产品代家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