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 辨

作者:流亡重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到这里,诸葛亮连忙再次大声道:

“成王败寇,古之定律;我诸葛亮如今兵败身死,免不得后世背负乱贼之名,此为吾人早有所料,不足意外只可惜汉室天下,为贼军所窃,天下苍生,为贼军所鱼肉也”

诸葛亮这话是在士兵褪下他后颈衣领时喊的喊完这句话后,士兵手中的铁剑正好砍向诸葛亮的脖子

吴凡听诸葛亮这套说词,有心对此不做任何解释,只管叫其脑袋赶紧搬家大快己心不过,这样做却是让自己气郁难消诚然诸葛亮是自己的死敌,但是,让对手在自己的辩驳之下哑口无言,再含恨而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获得大的快慰

何况,周围曹军士兵也都听到了诸葛亮这番话,自己要是不回敬几句,难免显得有些做贼心虚一直以来,曹军将士以平定战乱,统一天下为最终目标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标插上贼军的罪名却又不解释,无疑是弊端多多

由着这个想法,一直一语不发的吴凡终于吐了一个字:

“停”

随着话音响起,士兵手中的铁剑急忙停下,剑刃距离诸葛亮的脖子仅有不到一公分

不仅诸葛亮此时汗透衣衫,就连负责执刑的士兵也是额头冒汗不是别的,吴凡这道命令下得实在太突然了,自己要是斩得稍快一点点,诸葛亮现在就已经没命了虽然吴凡不至于就此定他什么重罪,但违逆了军团首长的意愿总不是什么好事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执刑士兵把铁剑从诸葛亮脖子上拿开后者闭着眼大口喘息了一阵,剧烈的心跳和异常紧张的心情总算平复过来

吴凡冷眼看向诸葛亮,道:

“我曹军自起兵之日起,悉定战乱,志在天下,救万民于水火,得万民所称颂何来贼军之说?”

诸葛亮听后笑了一阵,扬了一下头,将垂在额前的一缕头发甩到脑后,道:

“窃国者,是为贼臣与贼臣为虎作伥者,是为贼军也”

一般不明真相者,这个时候很容易倾向于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话不但听起来言简意骇,同时还给人一种道理已经非常明白,根本不值得长篇大论的错觉

舌战过程中,辩论双方在场上的表现很容易令观者产生心理倾斜比如语无伦次者与飘逸洒脱者,后者肯定会赢得多观众的心理支持

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把话说得很简洁的原因,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极善辨才

相比之下,吴凡在舌辨上不如诸葛亮这样老道但是,吴凡也绝非语无伦次的低能之辈,他自有令诸葛亮无可辩驳的道理

只见吴凡冷笑道:

“如此说来,昔日武王伐纣,即为反臣也秦王统一六国却不拥立周皇,即为不臣也刘邦身为秦时亭长,不思报效朝庭却举反旗攻入咸阳,建汉灭秦,与乱臣贼子何异?此汉家天下,不过贼子世袭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