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武装

作者:大明第一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着嘴,如同当上了大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得不说,一百二十个兵换上营兵军服后,给人的感觉整个都不一样了!

“啧啧啧,卫所兵简直没法和营兵比!”朱盛鸿感慨万分。

众人皆有这种感觉,以前的卫所军服,跟普通衣服没俩样,哪里像军服?

再看营兵的军服,穿起来英气勃勃的,都感觉自己变帅了!

大明的营兵与卫所兵不是一个类型,也不是募兵制下的产物。

总督、巡抚有直辖的标兵,一般将领则豢养家丁,标兵与家丁独自成营,称为营兵。

但大多的营兵是从卫所军中抽调的,也叫军兵,即来源于卫所旗军的营兵。

徐煌他们这些从扬州卫调来的人马,到了前线就是营兵,但回去以后还是卫所兵。

只要是来自于都司中的营官,解职后都会回到原卫所。

卫所官调任为营官很普遍,卫所官职中的都指挥使司一职,为营制借用,也就是都司。

卫所军官从小到大为:小旗、总旗、试百户、百户、副千户、正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卫指挥使、都指挥使(都司)。

都司是地方卫所的最高官员,相当于管理一省的军事,手底下还管着好几个卫,与布政司、按察司,并称“三司”。

就是这么一个在地方牛逼哄哄的官职,可在营兵制中,也就是个弟弟,职别相当低。

都司仅高于守备一级,在总兵、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之下。

营兵军官大致分为:伍长,什长,队长,哨官,守备,佐击,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

五人为一伍长,十人为什长,后戚继光编练新军时,将其扩大为十二人,称一队,设队长。

其中守备以下的军职不固定,有卫所军充当营兵,军阶是千户的,一般军职为千总,副千户为把总。

徐煌为百户,军职可称为百总。

总兵,副总兵等下辖兵员无定制,有的只有几千人马,有的则掌管几万乃至十几万人马。

主要看军队财力和作战需要,来决定该支军队兵员的多少,比如左良玉,一个挂印总兵,靠围剿流寇,抢掠百姓,养了十几万大军!

没多久,杨大库和几个家丁拉了两驴车的鸟铳过来,累得满头大汗。

见众人欢喜,徐煌交给朱盛鸿和崔武两个总旗官一个艰巨的任务:每人发支火铳,操练队列,练习排枪射击。

火绳不点,就是干练动作!

清火门、倒射药、装弹、抽搠杆、压实、倒引药、关火门盖、瞄准敌人、扣动扳机......

只要火绳不点,就不会击发子药,也就没有炸膛的风险。

朱盛鸿是个狠人,为了贯彻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