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吴三桂

作者:大明第一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清军的弓箭十分歹毒,箭头上大多带着倒刺,箭矢入体后冒然拔出,会造成更大的创伤,使受伤之人大出血而死。

徐煌沉重地叹了口气,打仗总会死人的。

好在经此一战,宣武营算是真正练成了,在往后的作战中,他们将成为真正的精锐!

待将来扩编人马,这些精兵升为小旗,每人再带十个新兵,很快就能扩充近万人马!

一个好将军,绝对能带出一群优秀的好兵,但一群好兵,却带不出来一个好将军。

欢庆之余,徐煌沉吟道:“鞑子睚眦必报,不知他们会不会遣大军再来,我军务必要小心防范。”

沈廷扬为人持重,他建议修整一夜,等明日一早就将粮草运往宁远。

几个将官都赞同他的观点,护送粮草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迟则生变,应尽快出发!

.......

第二日,天还没亮,觉华岛上的明军开始集结,各部装运粮草。

待一切就绪,徐煌向沈廷扬建议,所有伤兵留在岛上,由陆镇海率操江水师在附近海域警戒。

一旦发现清军来袭,应第一时间将伤兵转移至船上,远离觉华岛,以避清军锋芒。

只有漂在海上,清军才能拿他们没办法,干着急也没用!

至于岛上的囤粮城,没有了粮草物资,哪怕是被推平了,也没什么影响。

沈廷扬同意了徐煌的建议,立刻安排下去。

崇祯十五年二月初三日,明军携大量粮草物资,推着辎重车,徒步前往宁远。

觉华岛至宁远,有三十余里,此时海面上全是厚厚的冰层,船不能行,只能步行。

经过三小时的徒步,徐煌终于看到了岸边的那座孤城。

宁远,位居辽西走廊中央,距山海关二百余里,是辽西的重要据点,位置非常险要。

此时的大明,几乎丢失了整个辽东,手中仅存山海关和宁远,关外都是八旗军。

有人认为,坚守宁远,是朝廷一个愚蠢的决定。

然而当你看到这座城池时,这种想法将不翼而飞。

宁远城四周三面环山,还有一面是海,海的对面就是觉华岛,是典型的关门打狗地形。

八旗军想要从北面进攻山海关,必走宁远,只要宁远城中的明军稍微努努力,鞑子就会很辛苦。

难怪当初袁崇焕死守宁远,努尔哈赤率八旗军久攻不下,欲哭无泪。

即便现在整个辽东丢了,宁远只是座孤城,八旗军占尽优势,战斗力很强,可以随便动员个几万人,把宁远团团围住,也是难打。

因为当初努尔哈赤试过了,事实证明,理论不错,实际操作一塌糊涂,根本就打不下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