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象牙席

作者:有聊的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此时,‘咣当咣当’,一个男人的身体,从楼梯上狼狈滚了下来。

此人正是这家小古玩店的经理,秦霄来的时候,隐隐听见他的呼噜声。

刚才双方吵架,他被惊醒,不过并没有下楼阻拦,而是津津有味看热闹。

听见‘象牙’两个字,他浑身一震,脚下一软,竟然从楼梯滚了下来。

原因无它:贵。

大象这种生物,体型庞大,生育困难,注定了数量不会太多。

大象少,优质象牙更少。

随着滥捕滥杀,大象数量锐减,优质象牙更是少上加少。

哪怕原始社会,先民捕杀大象极其艰难,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于是以物易物的交换中,象牙也始终处于奢侈品级别的高价。

可以说,自古以来,象牙这种材质,价格就没低过。

这么大一张象牙凉席,用大拇脚指头上的椿想想,也不能便宜了啊!

这家小古玩店的三个人,水平和见识也有区别。

狗眼看人低的小伙计,只能认出象牙,知道象牙贵。

见多识广、水平不俗的经理和掌眼,则差点给这张凉席跪下。

他们第一时间便看出了门道!

这哪里是一般的象牙?哪里是一般的凉席?

这是全世界仅有七张,存世三张,失传四张的清代象牙席!

拿象牙编制凉席,这件事,本身便极度不可思议。

要知道,象牙的特点是既硬又脆。

什么样的制作工艺,能编制出象牙的凉席来?

据文献记载,象牙席制作于清朝雍正年间,是粤省地方官员进献朝廷的贡品,具体制作方法早已失传。

当时随象牙席一同进京的老工匠向雍正皇帝介绍,说这种制品只能在南方制作,因为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象牙在劈削成片时容易断裂,更不可能编织成席。

除此之外,他在编制的时候,还配制出了一种特殊的药水,用来浸泡象牙,以便使其软化,然后再劈成薄片编织。

总之工艺相当复杂,造价极其昂贵,象牙的利用率不足十分之一。

粤省霍霍了小半年的税收,才鼓捣出了七张象牙席。

雍正皇帝算是清朝诸帝中,风评较为不错的,起码比他那个败家的儿子强了不知多少倍。雍正皇帝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始终以俭朴自居。

一张象牙席制作成本太高,雍正皇帝不忍心把银子浪费到这种东西上,所以大笔一挥,说他收下这七张象牙凉席,不过以后永远不要再做。

皇帝之命,谁敢违背?

再说,没过多久,制作象牙席的老工匠就死了,象牙席的手艺彻底失传。

七张象牙席始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