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以后,每个部分,人们都可以领悟到。
这就跟魔术一样,很多看起来很神奇的魔术,其原理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然而,其造成的视觉效果,以及魔术师化‘简单’为神奇的效果,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魔壶也是同理。
看似平常,内部却大有乾坤,不仅构造奇特,还体现了古人的匠心独运。
并且,如此强大的智慧,早在唐朝末年,就已经出现端倪了。后来经过改良,甚至可以注入不同液体,这也成为当今不少魔术师的拿手绝活。
但是,若想制造好一把合格的倒装壶,并非易事,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对漏注的高度把握,它必须高于壶嘴,但又不能距离底部太近,以防堵水。而且这些工序,都是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实现的。因而很难想象,唐宋时期的工匠是如何操作的?或许只是熟能生巧?
这件壶属于名品耀州窑,可精巧到如此地步,专门给皇家做贡瓷的耀州窑,恐怕也是穷尽最高的工艺与智慧,得以制成。
谜底揭晓后,在场所有人,除了惊叹古人的匠心与智慧,能将简单的原理巧妙地运用外,并不会有第二种想法,比如不合时宜地说一句‘就这’?
谜底揭晓后,魔壶的原理是不难。
可在揭晓之前,秦霄给了众人充足的时间讨论,甚至还亲自注水做实验。
他们不还是没说出正确答案来吗?
这会儿谁要是事后诸葛亮,酸溜溜来句‘就这’,怕不是被人们鄙视死。
惊叹的众人纷纷鼓掌,对胜利的秦霄表示祝贺。
他们更是对秦霄的能力,表示钦佩。
因为秦霄说过,他看见这件魔壶后,几乎瞬间就想到了原理。
综合秦霄的种种神奇表现来看,人们不认为秦霄是在吹牛比。
另一头,黄军心如死灰,面如锅底。
一股懊恼,油然而生。他和知晓了魔术原理的人所想的一样,无外乎是‘原来这么简单,可我怎么偏偏就想不到呢?’
不给黄军太多懊恼的时间,享受完掌声的秦霄,整顿肃容,照例装比。
什么?刚才装过了?
不好意思,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
装比这种事,不嫌多。
尤其是狠狠用脚踩高高在上的‘天眼大师’的感觉,让他着迷。
事实上,无论是谁,都会爱上这种践踏昔日权威的感觉。
区别是,秦霄能,别人只能看着,并批评秦霄装比过度。
“天眼黄大师。”秦霄冷冷说道:“你的破绽,从上一轮‘想法’之争,我就已经点破了。这一轮的‘机巧’之争,其实你是栽在了一样的毛病上。”
“那就是……你学习的知识,太正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