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的魅力,配合着略带调侃的语气,让人很难不产生好感。
充分说明了只要别提《无极》这俩字,陈导演一向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副知识分子的做派。你要是提了那就完了,眼睛发红、六亲不认、逮谁咬谁,不咬死都不带松口的……
《少年陈歌》。
高云一边在电脑上看着这书的电子版,一边道:“在看您的书呢,《少年陈歌》,想学习学习,丰富下人生感悟,同时以此为判断,预测预测我投资《长津湖》能拍成什么样。”
《长津湖》是由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由陈歌、徐客、林超先,联合监制、联合导演,吴晶领衔主演的抗美援朝电影。
影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没错,云起影视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参投,高云再度投资了抗美援朝的片子,也实在是没办法,现在特殊时期,大片基本都是上级任务指派的同类主旋律题材。
但高云能投资这部片子和《金刚川》一样,不是看中总导演陈歌,而是看重了徐客和林超先。这两位之前拍过不少主旋律电影,票房和口碑都很不错。
高云对这部电影预期不高,他长记性了,让云起在审核方面加大力度,如果再出现之前的问题直接干预修改,只求别重蹈覆辙,亏赚都无所谓。看看书也只是心血来潮……
导演作为电影的创作者,需要有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而导演的个人经历对其作品往往影响巨大。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导演电影背后的故事,或者想要做一名导演,就需要先从了解那些知名的成功导演开始。
闲着也是闲着,高云正巧刚才会儿功夫看到了陈非,便索性拿起他爹所写的《少年陈歌》,这本代文学史唯一收录的自传体散文,也是影视圈内流传甚广的书籍阅读了起来。
有一说一,文字是真的强,文笔之优美、思考之深沉、情感之细腻,那股灵气跃然纸上。
高云越看越觉得陈歌真是入错行当了。
此时在电话中提起,恰巧间接性的、委婉地拍了陈大导演一个马屁,正拍到得意之处,谈话氛围骤然热络……
“哈哈哈,拙作,拙作罢了。”
陈歌想谦虚,但又压不住,转头夸赞:“比不上你,语文148分,清华北大要特招,我当初语文要是你这个成绩的话,早就进北大中文系了,哪里会去什么北电呢!”
陈歌最初确实是想做个文人来着,而且对自身文字很自负,1977年恢复高考,他报了名,填的北大中文系,理由非常简单:我作文写得不错。
结果,折了。
后来跑去打听,人说你作文写的就不成,别的科目倒还行。
就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