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跟前:“奴才救驾来迟!还望皇上和娘娘恕罪!”宜妃见是明尚,欣喜道:“明尚,是你吗?”明尚道:“姐…喔不,宜妃娘娘,是我。”宜妃道:“别一口一个娘娘的,听着别扭,还叫我姐吧。”明尚道:“皇上也在呢,奴才不敢错了规矩。”皇上赞许道:“你姐姐在后宫,是朕的贤内助,你在前朝,是朕的左右手,有你们姐弟,真是我大清兴事。”刺客啐道:“裙带关系,有什么了不起!”宜妃上前往他身上踹了一脚:“死到临头嘴还不老实!”明尚为刺客求情:“或许他有什么难处,皇上和娘娘还是问明白了再发落吧,以免有什么冤情呢?”皇上道:“你为什么要杀朕?”刺客恨声道:“因为你该杀!”皇上问道:“朕为何该杀?”刺客道:“我是陕西人,家乡饥荒,民不聊生,官官相护,百姓无路可走,想到有武举,就趁机混进来,伺机刺杀皇帝,另立新君,推出新法,给百姓一条活路。”皇上道:“陕西饥荒?朕不是派了人去赈灾吗?”刺客道:“狗屁!赈灾的米粮都被地方官侵吞,物价一天比一天高,老百姓还在忍饥挨饿,你这个皇帝在干什么?还带了女人来狩猎逍遥!你说你不该杀谁该杀!”皇上道:“真是这样?”刺客道:“信不信由你!”皇上吩咐道:“放他走。”明尚道:“皇上,咱们好不容易才抓到刺客,为什么要放走他?”皇上呵斥道:“你聋吗!朕说放他走!”明尚不解何意,但还是为刺客解了锁,刺客见行动自由了,马上就扑向皇上,明尚提刀挡在皇上身前,准备迎击,却见那刺客背后已经中箭,倒地断气,宜妃惊呼:“皇上!那边还有刺客!”可是再搜寻却遍寻不获了,只见箭头上有和行刺太子时一样的蒙古文字,皇上道:“郭络罗明尚!”明尚应道:“奴才在!”皇上吩咐道:“你护驾有功,朕破格命你为御前带刀侍卫,你带一些人马,去给朕仔细查,今日之事,一个都不许放过!”明尚领命道:“奴才领旨!”宜妃也道:“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赶紧回去吧。”皇上道:“能药倒朕的侍卫,还能混进围场行刺,这些事绝非一个人能办到。宜妃,来看朕的御马。”宜妃查看御马,见御马受箭伤的箭头是八旗护卫所用,上面是满文,亦有‘大清’字样,而射杀刺客的那个箭头上却是蒙古文,皇上道:“当时,行刺太子的也是这种暗箭,朕想,刺客应该也混在侍卫当中。”宜妃惊愕道:“那皇上不是随时都有危险?那太可怕了。”明尚微笑道:“放心吧,奴才会保护二位的。”说着便护送皇上和宜妃离去。
次日便一道圣旨传到了陕西那儿,陕西巡抚萨弼以赈灾不实之罪褫职,撤去顶戴花翎,罚俸三年。新上任的巡抚以前车之鉴,认真履行圣旨,深受百姓爱戴。宫里,成年的皇子们一个个地要出宫去各自府邸了,永和宫里也要按照宫规来办,四阿哥临行前,到我这儿来拜别:“额娘,承蒙您的栽培照顾,如今儿臣要出宫了,还望额娘多多保重身子,不要为儿子担心。”我道:“你样样都出色,从小就不需要额娘操心,不过你万事也要小心,宫外不比宫里头,皇家公子,遇事不要逞强,也不要独断专横,把老百姓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