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实验室

作者:从前有只坏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收回了思绪,章杉很快就将注意力放在了《putersystems:aprogrammer'sperspective》

这本书的中译本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本书从程序员的视角详细阐述计算机系统的本质概念,并展示这些概念如何实实在在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

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优化程序性能、存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并发编程等。书中提供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并给出部分答案,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正文所述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章杉很快就开始了阅读。

虽然这本书是全英文的,但在章杉面前这点词汇量基本不够看的,完全是小菜一碟。

通过阅读,章杉发现本书的最大优点是为程序员描述计算机系统的实现细节,帮助其在大脑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底层的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态应用。

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

《putersystems:aprogrammer’sperspective》这本书强调的便是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基本知识。sicp来自世界顶级学府mit(sicp即大名鼎鼎的《structureandinterpretationofputerprograms》,在国内可以买到中译版,即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程序的构造与解释》),而《putersystems:aprogrammer’sperspective》也同样出身名门:cmu(卡耐基梅隆大学)。

虽然没有sicp那么历史悠久,但它被世界几百所大学(幸运的是也包括章杉所就读的复旦大学)用作教材也有好多年了。

这本书的中译名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章杉非常,十分,以及百分之一百二十地不满意。章杉这么说的原因在于这个译法完全扭曲了书的本意。

如果直译原书名,应该是类似于“以程序员的视角理解计算机系统”,何来“深入”二字。可能在国内编辑看来,这是讲系统的,用c和汇编语言的,因此很“深入”,但章杉认为这只能说明国内技术氛围的浅薄。因为事实上,这是一本入门级别的书,这本书其实并不“深入”,它谈论的内容还是相对比较浅的。

但“浅”不代表“浅薄”,写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好书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无论是sicp还是《putersystems:aprogrammer’sperspective》,它的作者都是顶尖学府的教授,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