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杉现在读的这本“蹭蹭不进去”的书相比,这的确是本“深入”级别的书。
基本上覆盖了windows内核的方方面面,包括系统架构,内存管理,线程调度,安全机制,文件系统等各种话题,对于我们windows平台上的程序员,这方面内容可能更有针对性。
章杉前不久刚刚购入这本书,更别提仔细阅读了。
当然所谓购书这个行为,自然是吩咐骆常慧做的
现在这种小事章杉根本不太关注,虽然章杉每分钟读书都有收入
根本没办法统计好不好,除了特别大段时间读书收入,章杉根本不太在乎这些钱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领现金红包!
以章杉现在的生活,哪怕是不作任何改变。
每天银行里的钱也会带来大量利息,而哪怕不刻意去花钱,日常流水也高的吓人……
章杉注意到这本书和《c专家编程》有些地方是相通的
章杉注意到现在读的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轶事。
“20世纪60年代是大型、复杂操作系统盛行的年代,比如ibm的os/360和honey-well的multics系统。os/360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软件项目之一,而multics虽然持续存在了多年,却从来没有被广泛应用过。贝尔实验室曾经是multics项目的最初参与者,但是因为考虑到该项目的复杂性和缺乏进展而于1969年退出。鉴于mutics项目不愉快的经历,一群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kenthompson、dennisritchie、dougmell-roy和joeossanna,从1969年开始在decpdp-7计算机上完全用机器语言编写了一个简单得多的操作系统。这个新系统中的很多思想,比如层次文件系统、作为用户级进程的shell概念,都是来自于multics,只不过在一个更小、更简单的程序包里实现。1970年,
iankernighan给新系统命名为“unix”,这也是一个双关语,暗指“multics”的复杂性。1973年用c重新编写其内核,1974年,unix开始正式对外发布[93]。
贝尔实验室以慷慨的条件向学校提供源代码,所以unix在大专院校里获得了很多支持并得以持续发展。最有影响的工作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早期,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在一系列发布版本中增加了虚拟内存和internet协议,称为unix4.。与此同时,贝尔实验宣也在发布自己的版本,称为systemvunix。其他厂商的版本,比如sunmicrosystems的solaris系统,则是从这些原始的bsd和systemv版本中行生而来。
20世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