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温大伟,株江厂的其他人也都很兴奋。
不兴奋才怪呢。
10.5亿美元,这刚开年就超额完成了上级的全年创汇指标不说,关键是这些高价值产品并没有挤占株江厂多少产能。
谷夳
这就给株江厂主营业务方面继续发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要知道今年开年的全厂干部职工大会上温大伟可是撂下话的,株江船舶制造厂在几年年底必须实现盈利。
怎么实现盈利?
自然是要拿造船订单呀。
怎么拿造船订单?
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市场上抢呀!
为此,温大伟一方面组建研发团队, 以总工程师范嘉航为负责人, 抓紧时间研制新车船型;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完善自身的产业链, 使得株江厂在造船业务上更加坚实的同时,步子也走得更稳。
反正不管怎么样,今年株江厂在主营业务上不会再小打小闹,而是要彻底的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这个时候如果背着全年的创汇指标,虽然说不上多大问题,但必然没办法完全放开,可现如今全年的指标超额完成,那就没啥好顾忌的了,直接撸胳膊上就是了。
于是在招待完阿齐兹一行人之后的第三天,温大伟便找来了范嘉航,两人先是聊了一些家常后,温大伟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范总前几天提交给厂党委的技术规划方案,几位领导都看了,不过您也知道,现在陈厂长和几个副厂长都挺忙,所以便责成我跟您谈一谈!”
范嘉航虽然专注于技术,但却并不糊涂, 很清楚温大伟这话就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陈处长自打年后便接替调往改组后的西南兵工局, 成为株江船舶制造厂的厂长兼党高官。
与此同时, 株江厂相关的行政级别也终于确定,只比株江地方低半级,也就是说陈处长成为陈厂长算是产房传喜讯,那是真升(生)了。
但陈厂长也知道自己升归升,厂里的大事小情是谁说了算,所以在新一届厂领导班子的分工中,陈厂长自告奋勇的接下来外联、接待、与上级和地方协调这类至关重要的繁重工作。
将厂里的人事、财务和生产统统交给了株江船舶制造厂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厂长的温大伟。
实际上这次株江厂领导班子的调整,无论是邕江、中信还是n舰队都属意温大伟担任厂长这个重要职务。
因为经过两年的历练,温大伟的能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再加上当下倡导干部年轻化,温大伟的文凭、学历都够格,提拔上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但温大伟却没有同意。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风云变幻的政策调整,也有个人方面的考虑,总而言之温大伟觉得时机未到。
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株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