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章:等下看,没码好

作者:复阳道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陈老谋又送来一款综合两者之长的,总算达到了他心中最低的预期。将之定为基础款,然后安排陈老谋扩大生产以及继续研究改进。

话说纸甲这东西,工序和工期本就比铁甲简单得多,加上秦诤又把后世的先进生产经验,分批组装,流水线作业这一套,传授给了陈老谋。

话说秦诤手下别的不多,就是人多。先前收留批老幼妇孺,以及征兵时没收的那些,一共就是十余万人。

加上听闻复兴社连老弱妇孺都收之后,余杭附近州县的那些活不下去的民众,都是纷纷携家带口的,朝着秦诤这儿不断拥来。就这两月时间,就又来了近十万流民。

秦诤又择得万余兵。所以现在他手下就是两万兵,十七八万的兵丁家属。

这么多人,自然不能白养着,秦诤自然是要安排做事的。年轻一点的就干些打鱼熬盐之类的,老弱妇孺干不了体力活,烧火做饭,撮绳子,编纸甲之类的,总还是干得了的。

所以秦诤定下款式之后,也没用多久,陈老谋的营造部门,就生产出了六七万套纸甲,每个兵批上三层都有多的。秦诤便暂时叫停。又扔出些竹甲、踩轮战船之类的概念,让陈老谋等人折腾。

话说也幸亏秦诤打下了余杭仓,获得了百余万石,亿斤上下的粮食。加上又才从独孤阀那里敲来了十船粮食,再加上这个时代,还没有像后世那样打捞过渡,破坏水系生态环境。所以此时打鱼,无需跑远,把船开到海上,随便撒上一网,就是大把收获。

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才使得秦诤暂时还能撑上个一年半载的。但若不想办法继续开源的话,等再远一些的流民,听到消息后,也一起源源不断的拥来——只出不进,也不是个办法,再大家业也撑不住,迟早得破产。

而隋末,是个什么生态环境呢?

话说到大业十年这个时间段。因为之前杨广三征高丽,每次都是动不动就征民百万起步,并且每次都损兵折将回来,民夫沿途折因冻饿,疾病而损者,不知凡几。是故民间百姓,都对朝廷征辟,畏之若虎。为逃征傜,不乏而自砍手脚者。称为福手,福脚!

所以杨广这人,不管他的政策有多英明正确,也不管三征失利,是不是士族离心,对他的背刺?

总之一条,他根本没把百姓当人,这是一定的。

讲真,像杨广这样,弄得天下无人不怨,士族和百姓一起离心,天下皆反的,无论怎么为他争辩粉饰,好像都没有什么说服力?

结果一团糟,决策再英明再正确的决策,又顶个鸟用?

所以隋末,最不缺的就是流民。

有鉴于此,秦诤就把前期规划中,打块稳固的根基地,然后方可安心种田爆兵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这一日,秦诤便将裴岳兄弟,韩盖天,云玉真,凌志高,以及从原大江会驻地赶过来的宋师道,和宋法亮等一干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