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章:与双龙,说千古兴衰治乱! 还在改,等下看!

作者:复阳道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下!”

“到了夏商周三代,变成了家天下,但分配也大体公平。因为那个时候的生产力也不高,外面还有东夷,西荻,犬戎这等敌人。所以必须报团,向外开拓。这才使从三皇五帝时,上古先民只占据黄河流域的数县之地,等到了东周时期,占据九州。”

徐子陵眼前一亮,脱口而出:“所以,人族只有在挣扎求存,刚好能活命之时,方能报团取暖。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对!”

秦诤道:“这与生产力有关系。上古采集狩猎社会,产出不高,大家不协同合作,则都得饿死,部族灭绝。然后先民从最开始的刀耕火种,发展到东周时期,耕种技术已大体成熟,则一个人就能养活几人。事实上,再也无需像以前那么团结。”

“所以,东周末年,到秦朝以前。这中间的时间段,是古人自三皇五帝以来,内斗,持续得最长的一段时间。”

寇仲就问道:“所以,春秋战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古人拥有了内斗的资本?”

秦诤道:“这是原因之一。根子还是在于抢地盘,争土地。”

“周代是分封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赐土分矛。”

“先民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慢慢向外武装开拓,才有如今的九州之地。此时对外开拓的领头人,是为诸侯国君。合伙人,是为贵族。那时候是民与君,共天下。民,称为国人。因为向外开拓,胜则开疆拓土,败则举族为奴。所以此时也必须报团。容不下多少私心内斗。”

“道德经云:天之道,损有余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三代是不得不大体公平。而人心皆是自私,都欲多抢多占。”

“当然,这也是迫于种族延续的需要。比如,一人能有二十亩地,便足以活命。所以七口之家,有百余亩地,便足以养活。但这七口之家,是会繁衍生息的。所以必须多贪多占,才能保证家族延续下去。”

“所以实际任何制度,都不能根治这个治乱兴衰到问题。能够把土地分配,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使土地和人口,处在大体平衡的状态,就是治世。超过这个平衡线,就是逐渐动乱,直至天下大乱,改朝换代。”

寇仲默然半响,问道:“就没有办法根治么?”

“难以根治。但有两个方法可以缓解!”

秦诤道:“其一,是对内努力提高耕种技术,提高收成,若以前能养活一个人的土地,现在能养活三五个人,那自然会大幅延长这个平衡度以内的时间,延缓乱世的到来。”

“其二,是不断向外开拓。秦汉时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诸夏而后夷荻。”

“说白了,就是道德仁义,只针对自家人,对外就要用武力征服。内圣外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