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历克赛因为有公务要忙,匆匆离开。
坐上车,阿历克赛又回头看着爱乐音乐厅,喃喃自语:“可以预见,完全可以预见,文化论坛声乐交流的内容由俄国家电视台播出,枳先生和《喀秋莎》一定会名动俄联邦。”
主要是毛熊国也需要制造这样一位外国人,作为文化宣传的典型。
大概意思是“看看我们的文化,璀璨多姿,亚洲著名歌手楚枳都被吸引”。
毛熊国近代艺术是真强,但现代娱乐是真拉跨……往欧美被制裁,往亚洲又是大中华文化圈,俄文化一点不吃香。
除了阿历克赛还有许多毛子音乐家,以及到场的市政厅官员都来和楚枳攀谈,聊两句之后纷纷留下联系方式。
毛子歌唱家的心思比较简单。
《喀秋莎》这种歌曲,他们身为本国人都很难写出,对于一个外国艺术家,却有如此深厚的俄文化造诣,自然要好好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