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打我们不成?没看到衍圣公他老人家都弃笔从戎了吗?连圣人之家都要参军北伐,北伐还能有错?”
“这书生也太不知道好歹了,读了圣贤书,却不知道效仿圣贤之家,我看这书倒也白读了!”
朱瞻基掀开马车窗帘,听到路人的议论声,嘴角微微上扬。
报纸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现在报纸刊发不过几期,但是其中的影响力却是越来越深了。
无论是读书人也好,还是富商巨贾,甚至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也罢,现在提到北伐时,每个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被元朝统治时的黑暗。
然后就是对衍圣公孔缙的讨论。
谷絻
而且由于北伐之事,朱瞻基在报纸上,加了不少引导性的话语,现在民间的大多数的评论倒是极为正面。
这时听到大多数人的讨论都是在支持北伐时,先前开口呵斥的书生,脸上更是露出几分得意,看着地上被同伴打倒的那个于廷益,抬了抬下巴就道:
“于谦,听到了吗?凡是看过报纸的人都知道,皇上不打瓦剌,不打鞑靼,瓦剌鞑靼就会打我们,现在瓦剌鞑靼不如大明,这个时候我们不打,难不成还要等到到时候瓦剌鞑靼强大了,然后来打我们吗?”
“于谦?”
听到那书生陡然喊出的名字,正在看热闹的朱瞻基呼吸陡然一滞。
然后下意识的就向倒在地上的人看了过去。
脸上有些淤青,应该是刚刚被打的,不过依稀看得出来,年纪并不大,估摸着应该也就十八九左右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过了成年人的界限,嘴角也留了些许青绒的胡须。
听着一堆人的指责,于谦也不慌张,一手撑着地,坐起了身子后,环视一圈四周,脸上露出几分嘲讽,丝毫不服输道:
“我自浙江北上,一路而来,所见所闻者,满目皆是荒凉,旱灾不止,蝗灾频频,家无余粮,卖子而生者甚多,房屋残破者不计其数,大雪而至,梁坠人亡,百姓苦于天灾,尚水生而火热。”
“而尔等口口声声北伐,岂不知北伐非一日之功,国家尚且不富,天灾尚且不止,田地尚且荒芜,何来北伐之粮饷?届时即使战机就在眼前,粮饷一但不足,北伐定然也是前功尽弃,如此北伐即使能胜,但亦难伤瓦剌根基,不过徒耗大明国力,百姓愈发苦难,瓦剌鞑靼依旧强盛,天时不至,人祸不止,届时大明又当如何?”
“满口胡言!”
于谦话落,一众书生有些哑口,几声愤愤之声响起,下一刻又立即有人对着于谦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朱瞻基在马车上看的直摇头。
他原本还期待着这些支持北伐的书生还能说些什么出来。
没想到这于谦不过是几句话,这些人就有些不知道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