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都是建筑公司的工匠!”
朱瞻基道。
而随着红帽子的大声呼喝,在工匠的指挥下,民夫立即开始将混合好的混凝土运送到道路上的其他的地方。
一些工匠则开始拿出一些工具,有人负责用一根一端磨尖的纯铁棍,开始不停的在铺好水泥的地方挨个捣鼓上一遍,确定混凝土中间没有留下空隙。
而有的工匠则在这些人捣鼓过后拿着一个个特制的铲刀,开始将路面铲平,抹光滑。
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在有序的管理下,忙碌却并不显得混乱。
一切都如同机械一般,分工明确,浇筑的工作完成的也格外迅速。
前面开始搭建模板,后面搅拌,浇筑混凝土。
每隔两丈左右,便是一个模子,中间同样用特制薄模板隔开,厚度大约在两分左右,将来凝固了,取走模板,这就是两个混凝土块,
这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使的路面挤压拉扯破裂,虽然周忱这边对此不明所以,不过还是严格的按照了朱瞻基的要求行事。
当然到这里也并不算结束,等到抹平路面的工匠们结束后,立即又会出现一批工匠对刚刚抹好的路面进行检查。
这些人会使用一些标准的直木,在路面上划过,使得路面确保不会出现不平整的地方,
以免将来积水,又或者马车行驶时出现剧烈颠簸。
一切虽然看上去很麻烦,但是其实相比用砖石来进行铺垫,水泥路的修建要方便快速了许多。
不仅仅是水泥路修建更快,而且水泥路也比砖石更不容易被损坏。
水泥和沙石的混合比例也是这些天建筑公司这边的工匠经过专业的实验,然后得出的最合适的比例。
不仅更加节省水泥,结实程度也是极为牢固的。
正常的情况下,即使是数十石的重物碾过,也是不可能留下丝毫痕迹的。
一石便是一百五十斤,数十石便差不多就是好几吨了。
对这个时代来说,一辆专门用来拉货的马车,即使装满货物,也绝对不会超过千斤的。
而就算是一些特殊的马车,最重也是不会超过一两吨了。
再重不说马车的车轮是否可以承受的住,也根本不是一两匹马能拉的动的东西了。
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水泥路来说,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特别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大量的马车都是木质的车轮,硬度和水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想对水泥路造成破坏也是极难的。
当然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水泥路就不会被破坏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其实水泥路的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也是会出现破损的。
不过相比造价高昂的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