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临时改变主张,转而攻打中山国,继续攻楚未能实现。
在庆忌看来,诸侯联军进攻一个大国,少有成功的。
因为人心不齐,诸侯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如何能尽心竭力?
不过,吴国作为晋国的小弟,请晋国出兵假装大举进攻楚地,以吸引楚国方面的注意力,还是能办到的。
伍子胥思衬片刻,又道:“同时,大王不妨遣使于徐国、钟吾国。二国迫于楚国之强势,为楚之附庸,前不久尚且纳贡于吴都,朝吴暮楚,试图左右逢源,而摇摆不定也。”
“大王何不趁机逼迫徐、钟吾臣服于我吴国,并驻军于其国,令大臣入其国执政耶?”
徐国、钟吾国是两个弱国,小国寡民,在吴楚两个大国中夹缝求生,十分不容易。
楚国强势,他们就投靠楚国,为其附庸;吴国强势,他们就投靠吴国,为其鹰犬。
值得一提的是,徐国、钟吾国与吴国的关系向来是不错的。
当年公子光弑君篡位,庆忌的两個叔叔掩余与烛庸正在攻打楚国,闻听吴王僚的死讯,就一个投奔徐国,一个投奔钟吾国。
徐国与吴国还是联姻之国,吴王僚的妹妹吴姬就是徐国夫人。
庆忌于是颇为迟疑的道:“子胥,如此强迫徐国、钟吾国,岂不遭人非议?”
这事儿要是干了,吴国的确显得不厚道。
庆忌有这样的担忧,纯粹是既要当biao子,又想立贞节牌坊!
天底下,岂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
伍子胥苦笑道:“大王,徐国、钟吾国,不为我吴国附庸,便是为楚人张目,朝吴暮楚,岂可让其首鼠两端耶?”
能剪除掉楚国的一些羽翼,想来是不错的。
庆忌微微颔首。
这两个小国,吴国不便明目张胆的吞并,那就只能慢慢消化,等着有机会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伯噽。”
“臣在!”
典客伯噽立马起身。
“你即刻动身,备足财物前往新田,游说晋君与六卿,使晋国主导诸侯伐楚之事。”
“臣,谨遵王命!”
伯噽立马就答应下来。
要游说他人出兵,必然是少不得付出一些珍奇异宝的。
此时的晋国,国君已经形同摆设,真是具备话语权的,是晋国六卿。
所以庆忌必须要给予其一定的利益,才能促成此事。
“二位叔父……”
庆忌又将较为复杂的目光,放在吴国二公子,太常烛庸与宗正掩余的身上。
“尔等便一人出使徐国,一人出使钟吾国。游说二君,我吴国将驻军于其国,一应军费开支,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