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二叔!这个是将来的事情,想让我带着乡亲们干出点什么,那也得全村人支持才行,这个不太好讲,到时候再说吧。”
“对了!你过这个年就二十一了吧?有对象没有?”
“他二叔!你有合适的给提一个呗。”李琴这个时候插话了。
二十岁还没有对象,这在八十年代的农村真不多见,李琴其实心里是挺着急的。
但是家里条件不好,找人提媒都不好意思开口。
但是现在不同了,儿子明显是有能耐了,她也就有底气找人提媒了。
“别说!还真有个茬,我老婆那边一个堂妹,今年十九了,等过年我到那边串门的时候给你们联系联系,怎么样老侄儿?”
“啊!我二婶那边的一个堂妹?这不是差着辈分吗!到时候咋称呼啊?算了吧!我不着急个人的事儿。”
“这算差什么辈分?各论各的不就完了,你都二十一了还不着急?你准备打光棍啊!”
打光棍是根本不可能滴,但也不能随便找一个,怎么也得找一个对心思看着顺眼的。
“二叔!你在这坐着看电视,我就不陪您了,我还有点事儿。”
八十年代的彩电也就有个色彩而已,色彩不标准,清晰度也不行,看着花里胡哨的。
再说江宇不想让李金友关心自己的终身大事,从李金友他媳妇的模样分析,他媳妇那边的基因也出众不到哪里去,三十六计,还是走为上。
江宇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躺在炕上浮想联翩。
妹子的自行车有了,家里的电视机也有了,两件大事儿解决了,下一步该解决的就是全家人过年的服装问题了。
原本他是打算买布自己设计样式找成衣铺做,但今天都腊月初五了,买布在成衣铺做时间有点太急了。
那就不如买现成的,县城里的文化街有个轻工市场,从去年开始就有商贩在里面出售服装了。
趁这两天卖福字还不到日子,明后天他准备带着妹妹和弟弟到那里去买成衣。
全家服装方面的预算是三到四百元。
衣服问题解决完,再买些吃的放的,这个年就像模像样了。
“唉!江宇!李会计他老婆家那个堂妹什么的你可千万不能要。”张山波这货像耗子一样也钻进了他的房间。
“啊?这么说你看到过她?”
“夏天她到李金友家来过一次,模样还凑合,缺点是个水蛇腰,这根本不能干活。”
这是八十年代农村人的审美观,杨柳细腰大长腿什么的都滚一边去,那能下农田干活吗?
那必须得膀大腰圆才是农家需要的。
不过在江宇的心里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敢被叫水蛇腰的个头肯定得过关,起码得有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