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外地来的车

作者:金01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果批量生产,凉鞋的成本最低能降到多少?”

“两块二左右。”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生产了,先生产两万双吧,出厂就开三块六吧。”

这种低档鞋也赚不了多少钱,一双鞋能赚个一块多钱就不错了。

鞋厂这边三块六开出去,小贩子卖五六块钱,这是能让普通人接受的价格。

凉鞋的销售季节非常的短,基本也就是六七两个月份,到了八九月再买凉鞋子,那就是白痴了。

因此要生产就得抓紧时间,还不能生产的太多。

谷淑

太多了容易造成积压。

赵崇有走了以后,江宇把刘金生叫了过来。

“第二班从今天开始就专门做书包吧,有多少就做多少。”

“现在离学生放暑假还有一个多月,现在做是不是有些早了?”

“不早!这一个班一个月不间断的做, 也顶多能做出两万个包, 两个月才4万个, 到了八月中旬,学生开学的时候,这些书包也就到了畅销的季节,四万个书包还不足以填满市场。”

八十年代中期,是华国人口顶峰的末期,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不止一个学生。

计划生育前出生的最后一代人也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书包的需求量会格外的庞大。

这还仅仅是东北三省,如果再算上关内的华北地区,这4万个包儿扔进市场,怕是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再增加一些产量。

制鞋和箱包第三季度生产计划就这么被江宇三言两语排完了。

制定好了生产计划,鞋厂这边也就没什么值得江宇操心的了。

他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石场这边。

因为已经有外地车到黄岭石场来拉石头了。

海边要建这么大面积的养殖圈,需要大量的石料,有眼光的人自然是要分一杯羹的。

于是,在海边开始正式收石料后,东河县的农机市场马上就开始了震荡。

拖拉机的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上升的幅度以千元来计算。

原本三千多块钱没人要的破烂28拖拉机,竟然直线上涨到了四千五六。

这种车买回去维修换件,基本都是五千出头。

而更大马力的拖拉机价钱更贵,六十马力的拖拉机更是直达七千多元。

就这样还有价无市,本地根本没有多余的拖拉机出售。

在这种情况下,外县的拖拉机开始流入东河。

黄岭村是离红岛海边最近的石场,这些车主也不是瞎子,自然会选择距离近的石场拉石头。

因此,当一批七台从没见过的拖拉机,开进黄岭石场的时候,石匠们集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