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季昌玉的贺喜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农业发展欠债已经算是比较穷困的县。山地多,耕地少,这是我们县必须面对的现实,其实也是我们的优势和特点,我个人觉得淮西县想要发展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在一些农业开荒比较强势的地区反而要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果林发展,并且在县里做好果林经济的深加工产业。”

季昌玉点着头道:,“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我认为这样的发展方式还是比较慢的,相对在全省,特别是全国的大发展中仍然缺乏一些真正的优势,不容易脱颖而出啊!”

,“哦!”

杨少宗一听就明白了,他说的这个办法确实是季昌玉考虑过的,但季昌玉不打算将这个工作做为真正的突破点,因为见效太慢。

淮西县究竟要怎鼻发展,杨少宗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有着非常多的考虑,他在这个问题上思索的时间甚至要远多于季昌玉。

他太了解淮西了。

淮西在郭右宾掌权的时代就是模拟两可的左右摇摆,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郭右宾最初的想法是围绕旗河镇大搞,建一个旗河大镇,利用旗河大镇正好位于祁宁海淮四个地区中心的优点发展交通,在交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扶持旗河酒厂的扩大。

结果郭右宾在搞经济工作上的能力还是乏善可陈的,而且总是用人唯亲,这个旗河大镇经济的构思很好,结局却非常糟糕,不仅没有将旗山地区发展起来,反而将旗河酒厂拖死了。

可惜,郭右宾这个人命不该绝,93年之后,旗河大镇就忽然从一个山区镇变成了资源镇,并且迅速成为淮海地区最大的资源开发地区,从旗岭煤矿被大规模的发掘开始,旗河大镇的经济一夜之间又重新崛起。

凭借这样的,“成绩”郭右宾一路高升到地委担任常务副市长,后来又是市长、市委〖书〗记、副省长。

如果这就是郭右宾的官命,那他的官命实际上是以草菅人命和破坏整个旗山人的命运为基础的,他是成了爵省长,却给淮西人留下了一烂摊子,给淮海市也留下了罪恶滔天的淮西四大太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