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负责抓生产和技术。
到时候,我们旗山农业合作社下属的牧业公司负责养鸭子,屠宰之后的鸭绒全部送到羽绒服厂。”
沈一民笑道:“那是好事啊,我就打算在大青湾办这个厂地皮也都找好了,可合作社那边已经办了,我这还好再办一个吗?”
杨少宗道:“为什么不能,一起办吧,要办就办出一个集体效应。
不过,我不建议在大青湾办厂这个辜情,我昨天已经和你说过,我的想法是将湖滨几个村都合并成新的湖滨管理区,这个区的土地主要用于安置学校。我们公社已经和长江大学达成了协议由公社出资一半在旗山办一个长江大学旗山分校,人家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我们一次性给出一千五百亩地。现在公社的用地这么紧,一千五百亩地可不小,我想来想去,打算是在赵庄那边腾出来,以后还要再建新的大学分校,或者是我们自己办大学和中专,那就都集中在湖滨管理区。如果有一天,湖滨管理区的土地都被校园化了,那咱们旗山公社也就彻底城市化了。”
沈一民笑道:“所以说还是你厉害,咱不如你,可咱要办的是个小
厂,图的就是社员们上班方便,我就想放在大青湾村,随便找一片荒地林子就行。”
杨少宗道:“等公路修好了,你们要上班还不容易,管委会肯定会将交通办好,以后咱们公社也是有公交车的。你们离集庆村也挺近的,那里后面要规划1成一个新的工业园区,我建议你就将厂子放在新工业园区。至于整个办厂的事情,你再去找经济办的别长青谈一谈,他主管公私合营项目,原则上,我的建议是你们村里集体出资一半的股份,按人出,不要按集体名义,另一半的资金由公社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和旗山农业合作社出资,办好股份之后,我们再通过旗山同富基金给你们贷一笔款子,大概能在十几万的规模,基本够用!”
沈一民倒是很现实,一听说还有十几万的贷款,他当即笑道:“既然有贷款,那放在哪里都无所谓了!”
杨少宗则道:“服从管委会的长期安排吧,这对你们有好处,对整个旗山也有好处,如果各个村都有村办企业,每个村都自顾自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旗山只会越来越乱。”
沈一民呵呵的笑着,好像是很同意,其实心里说不定又是一声冷嘲。
杨少宗也不在乎,他有一种预感,像沈一民这种人要么不出事,一旦出事就是大事,而且不会有一个人愿意出手搭救,至少他不会出手。
等沈一民离开后,杨少宗在心里继续琢磨了一段时间,这才起身去宋长明的办公室谈事顺手也将那份新的五年规划案带了过去。
在宋长明那里,杨少宗假借谈沈一民的事情说了一会儿,然后才“顺道”意味的将五年规划1案给宋长明过目,宋长明看完之后果然是很犹豫。
宋长明当然知道这一套的规划好,好得非常好,如果是杨少宗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