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金富士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万圆。

以总资本计算贷款,由经济办和工农银行批报了一笔三十万圆的贷款,经济办通过旗山同富基金另外发放了二十万圆的贷款,将这家服装厂的流动资金先撑到一百万。

正好,旗山农业合作社通过和中旗公司合股创办的方式,筹集了六百万的资金用于创办旗山服装总厂,中旗公司同步就将旗山大青湾服装厂的股份转让给旗山服装总厂,并因此超过旗山农业合作社成为旗山服装总厂的大股东。

在旗山服装总厂的建设道路上,杨少宗的首选还是先从代工做起,首先要通过和国外服装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个正规化的基础,从〖日〗本和淞州引入设备在穆店坡工业区建厂,按照〖日〗本迅销公司的要求、规格定制生产羽绒服、休闲服、工作服、西服,统一经青浦港出口至〖日〗本。

淮海市做为1984年就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某种程度上恰恰因为彭耀南这些守旧派的存在而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但这种对外合作的资格还是有的。

即便是从代工做起也很困难,因为〖日〗本迅销公司的要求走出了名的严格,前些年一直是在香港和台湾进行代工生产,随着香港、台湾的劳工成本迅速高攀,最终才开始考虑在内地代工。

联系上〖日〗本迅销公司也是一个意外,这里面还要感谢大谷会社的山崎社长从中介绍。

说真的,杨少宗并不是很相信沈一民能将旗山大青湾服装厂办好,但在旗山服装总厂的项目上他还是非常慎重的从江西共青服装总厂挖来了时任鸭鸭羽绒服厂的厂长张鼎光同志,这个时期的共青服装总厂就是后来的鸭鸭集团,做为国内的大二型企业以及和几任团〖中〗央〖书〗记的特殊关系,他们享有非常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一直是国内对外服装出口、代工业的龙头。

杨少宗将张鼎光请过来实际上就是要借这种特殊的经验除了张鼎光,其他的企业管理干部都是在社会上公开扩聘。

有趣的是,杨少宗并没有将赚大钱的希望放在旗山服装总厂上,此时的旗山正在热火朝天的投资着几个大企业一旗山啤酒厂、旗山酒厂、旗山服装总厂、旗山富邦饲料厂,这几个厂代表着旗山未来几年的产值希望。

在县里,中旗公司也在投资淮西富邦制药厂、淮海大谷食品机械厂、淮西海马摩托车厂,在深州,中旗公司拥有富旗公司和万旗公司的股份拥有香港联想的股份。

在整体的大计划1中,杨少宗还有三个新的突破点,他不求对联想的大额控股,而是自己想通过中旗公司的运作在国内另外投资一家近乎于独资的神州数码通信公司、美旗家电公司,同时在淮西海马摩托车厂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对汽车业的突破。

计划再恢弘没有钱是做不到这些的。

可惜啊,除了旗山食品总厂,眼前的这些企业都还在一个投资创业阶段,投入多,产出少,而杨少宗一贯的风格就是大投入大产出要么不做,要做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