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旗山学生事件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这个时期去首都,单独负责为各家社办企业招收大学生和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的工作,杨少宗提出几个很宽容的招收条件,只要他们的专业素养是优秀的,没有较大的政治问题都可以招收。

当时的清华、北大都有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没有得到合适的安排,有一些侥幸在其他组织的安排下离开了国内,大部分则去了深州特区,有些则泯然众人。

在具体的专业要求上,杨少宗给出的规划是食品化工、医药、生物、农林、服装设计、纺织化工、新闻媒体、金融、经济、法学、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机、电子科学、机械、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行政管理、机械自动化、工程力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车辆工程、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会计学、生物科学、英语、日语、俄语。

这个范围非常宽泛,几乎可以涵盖国内的各个专业毕业生,可多可少,具体的数量由孙长青控制,原则上只要他们愿意来专业素养优秀,政治问题少,那都是没有问题的。

有一点很特别,杨少宗同意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公社,成为旗山人民公社的社员。

这个时候,杨少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举动会引来多少争议。

很快,萧薇和孙长青负责北上,而杨少宗和罗孚负责南下,两个组的主要任务都是要招收最好的应届毕业生为旗山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果让杨少宗很惊讶,在长江市招收了一百多名大学生及研究生后,他刚抵达淞州市准备展开新的招聘工作,萧薇就从首都给他打电话,说是预计能招收到六百多个人。

这个数字有点多。

杨少宗随口问她都是什么样的学生。

萧薇说,北大和清华的比较多,科大和理工大的人不少,农大的更不少呢!

哦。

杨少宗就这么回答着。

他有点疏忽,结果在几天后,孙长青又打电话回答说是恐怕能招到一千多人,都是很不错的好学生,而且他们挺积极的想要加入公社。

这个时候,杨少宗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又等了几天在震旦大学举行招聘专场,他才发现旗山人民公社的招收能力确实是比较强,很多人都对旗山公社感兴趣。

为此,在经过校方的批准同意后,杨少宗在震旦大学的大礼堂举行了一场宣传会,鼻着六千多名学生的面讲解了旗山人民公社的现况,以及旗山镇和旗山人民公社未来长远的发展。

在这场宣传会上,很多同学提到的问提都非常尖锐,杨少宗只能选择避而不答。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正科级干部,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风波,他实在不能说话,他只是凭着良心出发,希望为一些正义而倒霉的同学提供一个好舞台。

在震旦大学的演讲还是比较成功的,杨少宗将这个经验推广开,在其他几家大学也都举行了类似的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