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吴来了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上,杨少宗都只是很谨慎的点到为止,对于他目前所坚持的旗山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处,他没有说的特别透彻。

虽然杨少宗同意在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考虑和京西村合作,但老吴毕竟还是未能和旗山人达成共同投建一家钢铁厂的协议,原本认为是十拿九稳的他很失望,也没有按预定的计划在旗山留宿,吃了晚饭之后就乘车离开旗山前往宁州寻找新的机会。

上了车,老吴就和自己的助手感叹道:“都说杨少宗这个人胆子很大,号称杨大胆,我看不是这样的,这个人手握的实权比我们多的多了,比卓山的老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他毕竟是机关里的人,很低调,很多东西看的很透彻,就是不愿意直说。

关键是他能力太强,想的太远,上面的人和他一比都是笨蛋,这绝对不是好事,迟早是要出事这个人,要么不出事,一出就肯定是大事,小事上面是不会吃亏的!”老吴很精明,比禹支书精明很多,他看到的东西是真存在的,而这些也恰恰是杨少宗自己最担心的。

杨少宗何尝不知道,如今的他看似很风光,连县委、地委的领导都不敢和他抗衡,更不敢在他面前指手画脚,可谁能忍受得了这种气,迟早有一天……只要抓住机会,迟早会有人敢拿他开刀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而这种奇迹也制约了他的发展,他的仕途上正拦着一道巨大的挡路之山,而他未必就有办法跃过去。

送走了老吴,杨产宗这天晚上就在中旗公司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让大家抓紧时间……尽快将钢铁项目定下来。

中旗资产管理公司现在是地道的集体决策,杨少宗、萧薇、华康盛、管靳生、杨建林、张鼎光、郑树桐七个人就是中旗公司的核心,共同决策大的问题,一些重大问题还会将李兆棠、张五常这些顾问、监理请过来集体商量。

在目前来说,除了食品、化工、纺织、制药、矿产五大主业外,中旗公司对现阶段国营产业重组的想法是专注于几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水泥、轮胎、电缆、变压器、机床、电气柜、蓄电池。

这些都是工业中比较不容易受到影响的产业,技术上相对国外有差距,但整体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在现有的关税体制下,仍然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可以缓冲,足够中旗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技术引入、投入资金、

改善管理生产等方式提高效益。

不过,大家也同样有意要搞钢铁项目。

钢铁工业该怎么搞?

杨少宗的策略一如既往,首先是通过一系列的途径联系到鞍钢的副总经理刘芥1”又通过刘芥川联系了一整套的技术和生产管理团队,通过和这个刘芥川团队签订责任团队管理合同,让他们加入华康盛的兼并团队一起寻找合适的兼并对象。

首先瞄准的是淮海钢铁厂,这家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属于二流偏下的中型钢铁厂在技术水平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