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亿镇的好局面和坏消息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大气,但却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只是自己制定了一份中英文双语的资料册,发送给他们目标中的几个城市市委〖书〗记淮海市、宁州市、楚州市。

他们打算是先从这三个城市开始做起,做他们的城市经济和规划设计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一边咨询,一边赚钱,这当然是最高目标。

或许不用如此,他们也能赚到钱,但大家都赞成杨少宗的提议,他们想要做更高层面的工作,让自己的事业变得更加有意义。

从三巨头变成五巨头,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最明显的变化就更为细腻,很多工作都可以开展的更为深入,在1992年之前,他们陆续的优先完成了对国内11家水泥厂的收购。

虽然这11家水泥厂只有两家在全国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其他都相对较小,但分布的很合理,产业优势明显,企业周边都拥有良好的水泥产业资源。

加上原先已经收购宇州水泥厂、淮山水泥厂和淮海水泥厂,他们实际上已经国内最大的水泥提供商,并且预计在1993年开始使用统一的海螺牌水泥。

这显然只是一个开始,虽然是全国第一大,但在全国水泥产业中,他们所占的份额仍然不足旧,他们的目标是争取做到至少40%。

按照杨少宗和华康盛的预估,他们在1992年就可以进行电缆、轮胎两个产业的整合和兼并,争取在93年以前完成对三大产业旗下企业的整顿,并在93年开始进行新的扩张。

当然,他们眼前还有一个更为焦点的问题,那就是92年3月左右,〖中〗央就会正式将汽车牌照给他们,他们该如何运作这件事。

〖中〗国汽车工作的新加入者,在1992年开始发展,他们能够做出怎么样的成绩?

几乎是与此同时,在香港担任中旗国际投资公司的总经理钱嘉威悄然抵达台湾,开始和台湾裕华汽车公司接触,希望联手裕华汽车公司一起经营内地的汽车产业。

杨少宗之所以会选择裕华,恰恰因为他曾经和裕华联手过,结果因为迟迟拿不到牌照而不得不散伙,这还真算一件挺悲催的事情。

那些似乎都已经成为历史,此时的杨少宗正风华绝代的站在人生中最为得意的阶段,虽然背后存在着无数的危机,他自己也在周长安、李兆棠、王中泉等人的帮助下积极寻求一种转变。

此时的杨少宗是省人大经济委员会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省社科院经济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旗山经济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副处级待遇),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宏观经济专业研究生。

此时的杨少宗也有自己的智囊,李兆棠、肖爱华都会替他出谋划…

策,用李兆棠的话说,杨少宗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一个新秀墙,在官场中遭遇到的最前所未有的猜忌。

杨少宗太强势,省委一级的领导还是很欢迎这样的强势干部,下面就很难说了,市委、县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