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包扭亏为盈,三包继续投入,而中策公司一个承诺都没有,拿下这些国营企业的价格还非常低廉。
三包的中旗资产管理公司要出资2000万,中策只需要1000万,这才是让管靳生骂娘的地方。
就在这种特别危及的情况下,杨少宗放弃自己在〖日〗本和香港的所有谈判,马不停蹄的飞回了国内,当时淞州市委和深州市委都在找杨少宗,大体的意思差不多麻烦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出来救市,从五月开始,淞股就一路暴跌,从1429点暴跌到386点,从8月10日的深州风波后,即便有中旗撑着大盘股深发展、深万科,深州股市照样是一路狂跌。
杨少宗管不了这些,他自己的老巢都被抄了,他能不急吗?
中策就像是长了眼睛,连续拿下的项目都是中旗事先保留的后续收购项目,最让杨少宗气愤的地方和管靳生一样中策的拿价太低,低的让人发指。
1992年8月27日,就在中策拿下杭州啤酒厂的这一天,杨少宗以最快的速度飞回淞州,直接转机到了宁州,下午就到旗山。
这个时候,杨少宗真心希望旗山能有自己的机场。
三个月的久别,此时的旗山还是那样的充满活力,整个城镇都在快速的发展中,回到旗山,杨少宗甚至来不及回镇里开个工作会,直接就去了中旗大厦。
在中旗大厦,大家也早已都等着呢,所有人都很着急,连李兆棠也紧急被请到了中旗公司。
在中旗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里,管崭生、胡祖铭、李兆棠都在,华康盛在东京,现在回不来,杨建林、肖爱华、郑树桐等人也在,萧薇则是和杨少宗一起回来的。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杨少宗一坐下来就和管靳生道:“管总,将中策收购下去的清单都拿给我看看,看看他们到底hua了多少钱!”
管靳生就在杨少宗桌子上那一堆搁置了很久无人过问的文件薄里找着,边找边道:“前些天就让人准备了一份搁在这里了诺,找到了。”说着,他拿出厚厚一叠的资料交给杨少宗,又道:“中策根本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连基本的兼并、审计部门都没有,纯粹是看准了低价收购,收购完就转手到海外注册地的皮包公司,再注入他们在美国纽约的上市公司。他们这种操作模式很可疑,根本不打算长期持有,就是上市卖热点,然后转手国外的其他专业公司接手。最气人的是他们的收购策略方向和咱们差不多,盯准了水泥、啤酒、电缆、轮胎这些容易搞活的公司做,还有一大堆经济专家在后面叫好。”
李兆棠这时才忽然开口道:“给了钱的,请吃了饭的前段时间来找过我,我总觉得这里有问题就婉言谢绝了!”杨少宗估计也差不多,就坐下来细细翻看管靳生提供的委料。
情况还是很惊人的,黄鸿年收购的一些目标基本都属于国家重点骨干企业,连中旗公司当初都没有资格过问,特别重庆橡胶轮胎总厂和大连橡胶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