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1993年的悲喜剧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本很难撑住这么大的压力,即便如此,在随后的几年里,中旗公司也需要逐步调整,慢慢消化现有的债务压力。

如果央行采取金融紧缩政策,中旗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大。

所以,在93年一94年,中旗必须采取更加谨慎的兼并策略,减少兼并数量,并尽快让一部分优质资产上市,缓解债务压力。

这就是杨少宗对中旗公司目前的一个担忧,他比较庆幸的是中旗公司的管理团队相对都比较清醒,大家还是可以支撑住的。

次日凌晨,杨少宗乘坐西南航空安排的转机飞回宁州,回到旗山后,他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广明一起出席了闭幕式,并通过执委会的临时调整安排了陈广明发言。

在这个〖中〗国经济一年政策的晴雨表和窗口,陈广明有点出人意料的忽然提出〖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年内要对全国宏观经济实施微调,缩减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样的讲话让库有人参加会议的人大吃一惊,人们终于意识到1993

年将是〖中〗央宏观调控急剧紧缩的一年。

关于这一点,中旗公司在92年年底的时候,大家在内部会议上就有过这个猜测,胡祖铭和钱嘉威都建议地产业迅速紧缩,特别是南海特区的地产业,那毫无疑问是个大泡沫,现在除了〖中〗央不知道,全国谁不知道?

在陈广明抛出紧缩论之前,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各路资金都从地产业套现撤离,海澜市的地产近乎在一个月内停顿了一下,在继续有大量资金涌入疯炒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中旗系从海澜撤走的资金规模有多大。

如果容副〖总〗理知道,他能把杨少宗给剁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旗系在操作海澜地产的过程中一贯是非常谨慎的,中旗置地公司虽然连续做了多个楼盘,但都是正规建成销售一空,富旗和其他关联下属的“皮包公司”炒来炒去,但不细查是找不到中旗系的影子。

当然,中旗系和南海省委的关系是绝对很硬的,这是中旗系能够大量拿地的关键原因之一,包括富旗都是利用这层关系在海澜市大规模的搞贷款拿地皮。

为了确保撤离的速度,华康盛副总是亲自去了海澜市坐镇,将大大小小的各股资金全部撤走,一些没有意义的皮包公司就地消失。

在93年人大召开之前,从南海特区流走的中旗系资金规模至少在170

个亿的规模,从2月份开始,海澜市的地产甚至因为这股大规模资金撤离而明显停止了增长,甚至个别地区的地价已经下跌。

回到旗山,杨少宗秘密的开了个会,和多年的同事、下属们说清楚了自己下一步的安排,随后就去省里拜会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领导周长安,随后返回旗州市和左良喜、季昌玉谈了一个晚上,请他们多多照顾旗山。

这个晚上,杨少宗和季昌玉谈妥了一件事,那就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