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李超人的合与不合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产集团就很少有合作,顶多也就是新鸿基和恒基之间会相互协商拿地,除此之外,四大地产公司之间基本是合作大于竞争,其他的港商则围绕四大地产公司结团作战。

李超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长江实业左右逢源,和内地红筹系的招商局、中海、华润、中信、中银都有非常特殊的合作关系,和洋行、本地港商之间也是如此。

凭心而论,杨少宗和李超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只能说是那么回事,来港发展滞后,杨少宗在香港真正联手的对象一直是四大地产公司中最弱的新世界,此外和恒基的李兆基、理文集团的李运强、和富塑化的李宗德都有一定的合作关系。

虽然中旗系本身在1993年是比较失势的,可在这几年间,由于不受到内地政治上的干扰,特别是不受季昌玉的干扰,香港中旗国际在港的发展势头绝对是非常快速的,中旗国际的执行总裁钱嘉威甚至被称作香港第一职业经理人。

基于这种团体作战的风气,杨少宗实际上很长时期都没有和李超人合作的计划…,甚至一直视其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不过,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合作的余地。

同样,李超人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深知肚明,可在前几天的试探中,他已经感觉到杨少宗此次来港不仅仅是为了度蜜月,更重要的还是在香港继续大干一场,也并未排除和任何港商合作的态势。

李超人稍加斟酌,和杨少宗道:“中策公司本身还是非常遵循商业的规则,只可能说是国内对黄先生有一些误解……!”

一听这话,杨少宗的感觉不是很舒服,就打断了李超人的话语,说道!“我觉得这个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误会。将国内最好的国有资产公司廉价买走,再高价卖给国外企业,这实际上有点过分利用了我们目前对华商的特殊待遇。我在〖中〗央国企改革小组工作期间,就中策公司的问题曾经和国务院容副〖总〗理、发改委陈主任等人讨论过,应该说,政府层面,特别是〖中〗央层面还是很欢迎海外华商回大陆投资和兴办实业的,但请记住兴办实业四个字。归根结底,我们是欢迎华商回归参与国家建设,当然,我们不耽误你们赚钱,但你们也不能以这种方式赚钱!”

他这番话说的还算是比较客气,但对黄鸿年和李超人来说,多少还是很不给情面的。

宁总当即就笑呵呵的缓和道:“杨总毕竟是刚从国务院下来,临危受命重返中旗工作,对这方面的消息还是比较敏锐的,当然,他也只是提醒一下。其实只要中策这边不将这部分资产出售给国外,不管是自己留下来长期经营,参与国家民族产业的建设,还是以其他的方式和华润、中旗合作,对黄总来说,内地的招商引资大门还是一直会向您敝开的。”

黄鸿年却似乎不是很领情,很淡漠的回绝道:“我暂时没有回国经营实业的想法,我的条件很简单,中策旗下的资产可以出售给国内企业,或者是其他〖中〗央驻港国企,但在价格方面必须和国外收购方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