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六个目标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院不断抽调了各种需要的数据。

相关的学术报告完全没有,根本没有借鉴和引用的可能,因为他所提出的这个论点在目前几乎没有人提及过。

用杨小凯的话说,你将为经济学创造一个新的分支“行政经济学”,虽然它只能适用于中国,却是国际社会研究中国经济所必须的理论依据。

华康盛说,如果写的好,这可以直接让你获得国内任何一所大学的博士学位,甚至有机会拿下孙治方经济学奖。

杨少宗则更清楚一点,他的这篇论文将在长远的五十年内,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最有效的武器,中央可以参考他的基础理论,通过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强度的调节、控制,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遏制通货膨胀的根源问题——投资过剩。

参考他的理论,中央还可以对国内控制、监管机构进行调整,更有效的利用地方行政竞争这个武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比如,他的理论证明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不要过多的将中央资源集中在个别地区,要通过对几个地区的均衡布局,自动引导地区竞争。

譬如说,他不赞成中央全力建设淞州的决定,赞成将深州提升为直辖市,长远时间内,一定要平衡好淞深两地股市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上,他也不赞成全力发展深州,在北方也不能集中发展首都,而是要做到卫州、淞州、首都的均衡发展,中央不要轻易去提经济龙头的概念,不要轻易落入地方政府的口号中,在各个经济区都要做到三点、四点的平衡发展,不要去牺牲一个地区的利益发展另一个地区,而是最大程度的允许地方政府自由竞争。

杨少宗是很奇怪的人,精力很旺盛,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只睡六个小时,即使是在飞机上,他也要抓紧时间工作学习。

在抽出大量时间学习专业的同时,他还在香港不断出击,用39亿港元的惊人报价直接吞并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香港百富勤投资银行。

百富勤投资银行成立于1989年,主要创始人的梁百韬先生是香港著名的银行投资专家,长期在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担任要职,和李嘉臣、李兆基等富豪关系极为密切。

92年,淞州发展急需资金,想让淞州实业公司在香港上市筹集外汇,荣智健出面帮助梁百韬争取i总承销权,而当时,中旗系也派出了管靳生出面去淞州谈判,为刚收购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开拓了香港证券业务的中旗国际证券公司争取业务。

荣智健的力量极大,梁百韬在亚洲金融业的声望极高,关系网极大……管靳生完全谈不下来,最后是杨少宗再度出面才最终敲定了这个合同,自此,双方是第一次结了仇,后期的争斗就愈发激烈,从92年第一次正面冲突,到94年底,双方在红筹股承销的较量上大肆厮杀了二十多次。

做为香港仅有的两家能和国际证券投行抗衡的证券公司,在香港本土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